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增雨综合技术预研究"项目对人工增雨云水资源的开发潜力、人工增雨的科学模型及其数值模拟、人工增雨监测识别技术、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技术、人工增雨外场试验的科学设计和南方夏季对流云人工增雨潜力区识别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优选和集成了人工增雨成套技术,并在抗旱型和蓄水型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车辆导航系统的红外线遥控键盘原理与设计,详细介绍了遥控键盘的编码原理、利用单片机进行解码的方法、相关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系统通过PS/2口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153.
阿司匹林的合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杨酸和醋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阿司匹林,比较了三氯化铝、三氯化铋和无水碳酸钠三种不同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催化剂和最佳反应务件,即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其用量为水杨酸的2%,水杨酸与醋酐的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为30min,回流温度为85℃左右,阿司匹林产率可迭72.6%。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同时,本法简单、快速、经济、无污染,产品质量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4.
数字摄像能见度仪器系统(DPVS)是完全仿照人工目测能见度的方法测量能见度的,比传统的透射式、散射式能见度仪更具客观性。为了说明DPVS在硬件方面的工作原理,从该仪器系统的控制电路原理、电路详细构成、元器件的选配、电路设计思路以及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对控制电路中应用的单片机的部分软件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5.
介绍一种红外线遥控式多媒体投影仪输入信号切换器的设计方法,基本组成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6.
本利用铂(Ⅳ)在稀硫酸介质中对溴酸钾氧化酸性品红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铂的新型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8.3×10^-10g/ml,线性范围为0-0.5μg/25ml,应用于合成样品及含铂催化剂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7.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燕芳  周松茂 《岩矿测试》1997,16(4):307-309
在氨性介质中,痕量Ti(Ⅳ)催化KIO4氧化靛红的褪色反应。褪色程度与Ti(Ⅳ)的浓度在0~8μg/L线性相关;对于靛红褪色反应为零级,对于Ti(Ⅳ)该反应为一级;测定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045kJ/mol;反应速率关系式是-dCR/dt=KCTi。基于该反应,建立测定痕量Ti的方法,其检出限505×10-9g/L;RSD(n=6)<52%,干扰可经伯胺N1923萃取分离消除。方法用于人发样中痕量Ti(Ⅳ)的测定,结果与极谱法相符。  相似文献   
158.
159.
北疆冬季层状云微物理结构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PMS云粒子测量仪器,对1987年11月16日新疆北部沿天山一带的冬季层状云进行云微物理结构研究。云呈带状结构,带宽46km左右。云为上、下两层,发现下层云云顶之上有上层云引晶催化,影响了下层云微物理结构特征,使下层云由过冷液态水云向冰水混合云转化,并有发展成冰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0.
王成恕 《山东气象》1996,16(1):7-11
本文在对1989年9月23日至24日一次典型北方冷锋降水过程成功模拟的基础上,考究了环境风场对人工引晶催化后降水增量分布的影响,人工增雨量基本位于催化区下风方300km处,最大增雨量只有自然降水的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