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953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2425篇
海洋学   339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220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东昆仑肯德可克铁矿区二长花岗岩组成、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昆仑地区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在三叠世中—晚期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且伴生大量中酸性岩浆作用,其中肯德可克铁矿区发育的二长花岗岩是本区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母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二长花岗岩具有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造山后期的伸展环境;LA-ICPM S锆石U-Pb测年得到其谐和年龄为(230.5±4.2)M a(n=7,M SW D=1.4),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并且其形成很可能与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玄武质岩浆底侵提供热源引起下地壳物质深融作用有关,是印支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2.
邓宾  刘树根  刘顺 《地质通报》2010,29(5):697-706
区域显微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已经成为造山带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及模型的重要约束。对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带15个定向构造样品显微薄片的研究表明:弧形带以中—浅层共轴挤压同变形-变质作用为主,形成残缕构造、对称眼球构造、膝折构造等;弧形带构造变形具有典型对称性应变的特征,东西两翼应变强度大致相当(γ≌1.8)、压缩率大致相等(C≌27%),由北向南相同单元内应变特征具有一定的增强趋势(而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微弱减小的趋势),尤其是弗林指数K值(K1)由北向南具有明显增大的特征,总体为三轴长椭球应变,为伸长型应变型式。较场弧形带的显微应变特征与典型弧形构造的"走滑成因"机制非对称性的特征迥异,其成因应归于以南北向主应力所控制的差异应力-应变机制。  相似文献   
97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黑色页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广阔的页岩油勘探前景。在大量岩心、薄片和地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长7黑色页岩的岩相类型、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剖析,利用微量元素指标对其形成期古环境和页岩成因机制进行研究。按照“有机质丰度—岩矿组成—沉积构造”分类标准,将长7划分出3类岩相,其中长73底部发育极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向长72过渡为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粉砂质页岩,长71发育贫有机质块状粉砂质泥岩。自长73到长71,随着湖盆萎缩和三角洲推进,黏土矿物、有机质和黄铁矿含量以及纹层发育程度逐渐降低。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和长期稳定的深水湖泊环境为藻类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条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长73极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湖盆生产力极高、水体缺氧甚至硫化的强还原环境,因受火山活动和湖底热液的影响而富含胶磷矿和Ni、Cu、Mo等营养元素,是国内罕见的富铀页岩。结合古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长7黑色页岩的成因机制为强烈构造运动下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974.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arth’s temporal inertia mom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length of day (LOD). First, the GRACE data are processed by wavelet analysis to remove abnormal jumps and noises. Then the theoretical impacts of the second-order potential coefficients on the inertia moment and LOD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processed GRACE data are appli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mass redistribution has led to decreasing tendencies of inertia moment and LOD as well as some unexpected seasonal oscillations in th...  相似文献   
975.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缺乏基于经典抗体和记忆细胞的适应性免疫, 因而天然免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变剪接正是产生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重要途径。牡蛎(Crassostrea)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养殖贝类和我国产量最高的海水养殖贝类, 理解其天然免疫系统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对牡蛎病害防治和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不同病原诱导以及诱导后不同时间的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分析, 系统地研究了长牡蛎天然免疫应激反应的可变剪接事件。发现在弧菌诱导下可变剪接事件的总数显著增加, 表明弧菌的感染会诱导长牡蛎可变剪接事件的产生。对病原诱导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及表达量显著变化的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表明免疫系统相关功能被显著富集, 病原感染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原感染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和表达量均不一致, 表明长牡蛎免疫系统可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免疫响应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研究结果为长牡蛎等无脊椎动物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提供了典型实例, 也为长牡蛎病害防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76.
饥饿对长牡蛎能量储存和配子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贝类的繁殖周期与能量储存、利用的季节变化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弄清长牡蛎配子发生时的能量来源,自2005年11月~2006年4月,在限制食物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能量储存及配子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初期饥饿组长牡蛎性腺,闭壳肌和外套膜中的糖原含量即出现下降,随后闭壳肌和外套膜中的脂肪含量开始逐渐降低,而各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较稳定.这表明长牡蛎在食物限制的初始阶段主要利用糖原作为能量,当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则开始利用脂肪作为代谢能源.实验期间,饥饿组长牡蛎的条件指数逐渐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长牡蛎通过分解自身的贮能物质提供能量,使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饥饿组长牡蛎各组织中的RNA/DNA比值在实验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可作为1个很好的生理指标用于评价长牡蛎的营养状况.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长牡蛎性腺在4月开始进入增殖期,而饥饿组性腺则处于发育停滞状态,表明长牡蛎的性腺发育需要外界食物供应.  相似文献   
977.
978.
通过GPS应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实例,分析数据观测精度,指出GPS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说明GPS用于超长距离输气线路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9.
本文从镇原地区长 7油层组储层特征出发 ,研究了岩心分析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相渗等物性参数与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压力、退汞效率、平均喉道半径等孔喉结构参数及其与测井电性特征的关系 ,建立了神经网络多组分岩性和孔、渗、饱解释模型 ,以及多元回归孔喉结构参数分析模型 ,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并采用含油产状—物性—电性综合方法 ,确定储层有效厚度。  相似文献   
980.
西昆仑钙长石质斜长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姜能  阎全人  李继亮 《地质科学》2001,36(4):490-491
钙长石质斜长岩是指岩浆结晶钙长石的含量≥90%的火成岩,自然界中少见。周新民等(1994)在闽东南中生代辉长岩中发现了堆晶成因的钙长石,潘家华等(1994)在广西大厂锡矿碳酸盐岩中发现了毫米级的自生钙长石,牌号高达98~99。本文简要报道西昆仑山北部所发现的钙长石质斜长岩的地质产状和矿物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