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1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793篇
测绘学   268篇
大气科学   1206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1275篇
海洋学   44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8篇
自然地理   66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湖南水口山及周边是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龙王山金矿床是该区中部的一个重要金矿床.为调查该矿床废石堆污染状况、是否为周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途径、重金属迁移能力和潜在的危害,对矿区FS17废石堆进行了自然淋滤水和24 m浅钻系统取样,开展重金属元素总量分析,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污染评价,采用四步改良BCR提取法分析废石堆中8种重(类)金属元素(Pb、Zn、Cd、Cu、Cr、Ni、As和Fe)的赋存形态,并利用迁移指数量化废石堆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发现废石堆中Cd、Cu、Pb、As、Zn、Ni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且在垂向上分布极不均匀;其自然淋滤水样中重金属元素Cd、Ni、Zn、Cu也严重超标;废石堆浅层重金属元素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d>Ni≈Zn>Cu>Pb>As>Cr>Fe,深层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顺序为:Cd>Zn>Cu>Ni>Cr>Pb>As>Fe,浅层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性大于深层;说明该废石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是周围环境重要污染源,酸性废水排放为其释放污染元素的主要途径;Cd、Cu、Zn、Ni迁移能力强,是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元素;Pb、Ni、As的迁移性在深层明显降低,可以通过埋深来削弱其迁移性,而Cr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992.
黄亮  王冬兵  王晓林  刘小春  丛峰  朱勋早  方雄 《地球科学》2021,46(11):3861-3879
滇西崇山变质杂岩带位于三江造山带"峰腰"的北段,带内构造挤压变质作用强烈,主体由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崇山岩群)和晚期花岗岩组成.其中崇山岩群历来被认为是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但至今无精确的年龄依据,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了对区域构造演化的认识.对滇西漕涧地区崇山岩群中的岩石组分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副变质岩中的锆石均具明显的磨圆特征和较大的岩浆核,其中3件样品的最小一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366~412 Ma(平均值为395 Ma)、435~508 Ma(平均值为473 Ma)和673~704 Ma(平均值为689 Ma),指示了其原始沉积时代应不早于395 Ma;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副变质岩是一套活动大陆边缘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有关的大陆岛弧碎屑岩,变质基性岩和变质中性岩为同源异相,均具活动大陆边缘的弧火山岩特征.结合副变质岩和两类正变质岩的构造属性相同以及普遍具相互伴生关系的特点,该3类岩石应属同一套地层系统的不同物质组分,崇山岩群主体为一套成岩于晚古生代(236~395 Ma)和形成于陆缘弧环境的火山-沉积地层单元;并与南东侧澜沧增生杂岩的志留纪弧火山岩组合成原-古特提斯洋盆东侧不同时代多岛弧的构造格局.综合研究认为,崇山变质杂岩带内的中-深变质岩系(崇山岩群)不(全)是前人认为的元古代结晶基底建造,应为原-古特提斯洋盆向东俯冲在兰坪-思茅地块西缘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崇山岩群主要由年轻的(晚古生代)地层岩石组成,由于后期遭受中生代和新生代变质变形作用后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古老"岩石面貌的中-深变质系.   相似文献   
993.
关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中东部地区桑秀组酸性火山岩是否是地壳深熔形成以及与东冈瓦纳大陆裂解事件存在关联长期以来有较大争议,以羊卓雍错地区桑秀组酸性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基础上,通过室内镜下岩石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羊卓雍错地区桑秀组底部两个酸性火山岩样品(RYA01、DYA01)加权平均年龄为139.1±1.3 Ma(1σ,MSWD=1.08)和137.3±1.4 Ma(1σ,MSWD=0.98),代表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早白垩世时期火山活动.岩石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酸性火山岩具有高含量的SiO2、低镁指数值、较高的A/CNK比值,富集Al、LREE和Th,强烈亏损Nb,锆石εHf(t)值介于-20.1~-10.5之间,平均值为-13.5.综合研究表明,羊卓雍错地区桑秀组酸性火山是印度大陆北缘伸展减薄的环境下幔源岩浆底侵诱发上覆地壳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产物,结合酸性火山岩锆石年龄结果以及前人对东冈瓦纳大陆研究成果,认为羊卓雍错地区桑秀组酸性火山岩与东冈瓦纳大陆裂解有关,属于Kerguelen地幔柱岩浆活动早期产物.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测定了大黄鱼C3(L.c-C3)和C4(L.c-C4)基因的c DNA全序列。结果表明,L.c-C3和L.cC4序列全长分别为4962bp和5088bp,分别编码1653和1695个氨基酸,N端信号肽序列分别为23和1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大黄鱼C3和C4与已报道的补体C3、C4同样都具有在功能上比较重要的残基以及保守的硫酯区。分子进化分析表明,L.c-C3和L.c-C4分别与鮸鱼C3、C4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C3和L.c-C4在健康大黄鱼的肝脏、脾脏、肠、鳃、心脏、脑、肌肉和胃这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在大黄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从2细胞期到初生仔鱼)中,L.c-C3在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变化,而L.c-C4的表达量有明显升高。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侵染的大黄鱼肝脏和脾脏中,L.c-C3和L.c-C4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该结果表明,大黄鱼肝组织C3和C4基因表达变化与溶藻弧菌的侵染密切相关,揭示了C3和C4在大黄鱼抗细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2014年初观测业务调整以来,一些夜间观测项目取消,给预报员快速获取实况资料带来困难,自动站实况资料监控程序及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程序从上级服务器中自动调取观测站数据并显示,既可监视各个观测站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又可为气象要素的预报提供依据。程序运行稳定可靠,数据快速准确,界面友好美观;程序的设计方面突破了一些难点问题,如借助Chart控件显示平滑曲线和柱状图,利用图像的旋转技术显示风向和风速等。  相似文献   
996.
云南土壤湿度长期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48—2013年美国NOAA/CPC全球0.5°×0.5 °月平均格点化土壤湿度资料、1951—2013年云南地区125个站月降水和1993—2013年22个站月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云南土壤湿度及其表征的旱涝长期变化进行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旱涝变化的空间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大尺度特征,长期变化特征明显。由20世纪50年代的滇中部地区偏旱,其余地区偏涝,逐步发展为相反;20世纪90年代开始滇中部地区偏涝,其余地区偏旱,且旱情日趋加重,范围扩展,2010年、2012年和2013年严重干旱蔓延至云南全省。研究揭示,云南冬半年旱涝与前期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冬半年云南地区旱涝不同的EOF模态时间变化对应着不同的前期海温异常变化分布。云南全省旱涝一致的第1模态对应前期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西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海温异常正相关。云南西北—东南旱涝反向的第2模态对应前期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及东太平洋ENSO区海温异常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正>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了系统阐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深刻理解,提高认识,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入思考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问题,与时俱进抓好各项气象工作。1认真领会贯彻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聚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新动力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赣江流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赣江流域40个气象站点1966—2005年的月降水、气温资料, 采用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反映不同时间尺度的旱涝状况。再应用小波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 对其旱涝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 阐述其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40 a共出现6次中旱以上级别的干旱事件, 7次中涝以上级别的雨涝事件。在流域旱涝演变过程中主要存在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小波方差检验得出10 a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最强烈, 为该指数时间变化的第一主周期。重涝主要分布在赣江流域南部, 而重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季节性旱涝变化以夏涝最为严重, 主要分布在流域总出口, 即南昌、丰城一带, 而伏旱、秋旱波及范围较大, 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9.
长江破碎带的研究过程及最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京市及其附近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目标区范围)所开展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槽探、钻探,以及第四纪地层划分、新年代学测试数据等多学科资料,综合评价了长江破碎带的最新活动年代、活动性质、断层相关参数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方面的最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卫星传感器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计算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大气层外太阳光谱辐照度(extraterrestrial solar spectral irradiance,ESSI)数据是计算卫星传感器波段平均太阳辐照度(band mean solar irradiance,BMSI)的重要参数。为了探求利用何种来源的ESSI数据计算传感器BMSI更为准确,分别采用SBDART软件模拟的太阳光谱曲线数据、MODTRAN4.0 oldkur.dat文件数据、Thuillier太阳光谱曲线数据和WRC太阳光谱曲线数据计算了HJ-1A CCD1(B1—B4),CBERS-02 CCD(B1—B5),Landsat5TM(B1—B4)和ASTER(B1—B8)4种传感器的BMSI,并与传感器运营商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SBDART和WRC太阳光谱曲线数据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小;利用MODTRAN4.0 oldkur.dat数据计算的结果误差次之;利用Thuillier太阳光谱曲线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