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8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郝润全  白美兰  邸瑞琦  刘克利 《气象》2006,32(S1):75-80
利用全区52个站点1961—2004年的降水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探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各降水要素的区域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降水量总趋势为增加态势,东部区为缓慢减少趋势,但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东部和中郜降水呈减少趋势,西部地区呈明显的增加态势。而极端降水要素如暴雨日数、积雪日数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越是年降水量减少的地区,极端气候要素出现的几率越高,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越高。  相似文献   
42.
根据沱沱河气象站1971年-2002年定时、逐日、月、年风向、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沱沱河地区年内最大风速出现在2月和11月,平均风速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全年盛行风向是偏西风;大风日数的年变化以2月份最大,7月最小;年平均风速是逐年减小趋势,其中冬季减少最为明显,大风日数总体上是逐年增多的特点,但自90年代以来表现出显著减少的趋势;风速频率分布呈双峰型,小于4m/s的风速在该地区出现的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43.
河南夏季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500 hPa环流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夏季≥35℃高温日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南夏季≥35℃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类型为全省一致型、西北至东南差异型和西南至东北差异型.第一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最大,第二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显示,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平均呈减少趋势,且存在2~4 a、8~14 a的周期变化,目前河南夏季高温日数正处于偏多状态中.应用逐日20时500 hPa ECMWF北半球格点资料,对1991-2005年河南典型的大面积持续高温下的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分类,分别求各种类型下的环流平均场,从而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即贝加尔湖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  相似文献   
44.
利用架设在珠峰北坡4475m高度处的一套开路涡动协方差测量系统,对曲宗地区的大气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平衡各分量和能量平衡各分量在高原雨季前(5月),雨季中(7月)和雨季后(11月)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现曲宗地区气温和相对湿度日平均变化均呈单峰单谷型特征,气压则呈双峰双谷型特征,风速日变化为单峰型特征,风速一般在午后突然增大.伴随着雨季的爆发,曲宗地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气压升高,风速减小.主导风向由东北风转换成西南风.雨季前后,辐射平衡各分量及能量平衡各分量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5.
云南热区≥10℃和≥18℃年积温及日数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伟  郭立群  刘勇  冯弦  李江  孟梦 《高原气象》2007,26(2):396-401
云南热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我国热区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云南实测地面气温资料等,采用线性回归及残差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热区森林生态系统≥10℃积温及其日数、≥18℃积温等热量指标在不同地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云南热区不同区域≥10℃积温及其日数、≥18℃积温等热量指标都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根据这些划分热量带的基本指标,以及热区分布县市的最低海拔和增温或降温的效应,对其热区分布的海拔上限进行了估测,为准确确定云南热区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各县市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热区范围及热区的主要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朱勇  杨淑群 《高原气象》2007,26(3):572-578
通过对46年(1961—2006年)的初夏(4月21日~5月31日)孟加拉湾低压的研究,发现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低压系统源地大致位于9°~12°N,88°~91°E之间,较强的低压系统从源地移出后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影响云南,这两条路径对应着不同强弱的南亚高压环流。初夏孟加拉湾低压出现频率与云南雨季开始早晚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前期3月中南半岛附近海域的对流强(弱),则有(不)利于初夏孟加拉湾地区产生低压系统。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前期南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当南印度洋海温下降(上升)时,有(不)利于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加强、低压系统生成。  相似文献   
47.
陈习伦 《贵州气象》1998,22(3):25-26
1前言雨季早迟、雨季长短及雨季降水量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雨季早春雨多,常引起油菜、小麦的病害,影响烤烟移栽和夏收;雨季开始晚影响春耕、春播和水稻的适时栽插。雨季过长结束期推迟,不利秋收秋种。只有雨季适时,雨季内降水量分布均匀,才对农业生产有利。本文以望漠县  相似文献   
48.
南京测云,自1929至1936年,凡历八年之久。其纪录之完整,中国殆无其匹。本文之作,厥在草一较有系统之报告,从性质的及数量的罗举若干事实,间或略作初步之讨论。至原始纪录,见诸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印行之气象月刊,至第二卷起以迄第九卷止。  相似文献   
49.
《气象学报》1936,12(3):167-179
厦门本月份厦门天气可以注意之处,计有二点,(一)为二十五日之初雷,按初雷即古之惊蛰节,查历本为三月六日,前後相差达十日焉。其二为打破记录之雨天日数,月中计晴天二日,昙天二日,阴天七日,雨天十八日,雨天之多,开十一年来之新记录,按去年二月份雨天日数仅九日,今适得其倍焉。以雨量论,本年二月196公厘尚为亚军,(民国十六年二月雨量420公厘)。  相似文献   
50.
《气象学报》1936,12(4):221-235
各地气象通信,以每月十五日以前收到为限,过期排印不及,惠稿额务希从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