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测绘学   342篇
大气科学   1016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鹤壁市雷暴短时监测和临近预报流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卫星云图数字化资料、雷达探测和雷电定位探测资料对雷暴天气进行短时监测 ,并与多种短期预报方法集成 ,建立时效为 3~ 6小时的雷暴临近预报流程 ,从而达到预测强对流天气之目的。  相似文献   
32.
与地下水的标准“泵抽和处理”方法,或土壤挖掘和治理技术相比,GWRTAC技术致力于原位地下水和土壤修复技术的创新。GWRTAC技术中提到的许多原位修复技术不需要抽出地下水,然而也可提出增强的泵抽和处理方法。GWRTAC修复技术包括这些通过设计和/或应用的修复技术,改善地下水水质,这是净化地下水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沙尘暴的形成条件入手,对宁夏中北部地区近30a来沙尘暴天气发生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三前,大气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不稳定性主要发生在700hPa以下,最为突出的是850hPa以下;沙尘暴发生过程中不稳定性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34.
张清宁 《四川气象》2005,25(3):30-31
利用1986-1995年遂宁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遂宁机场各季节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5.
1前言 雷暴预报在航空天气预报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雷暴天气形势的分析则是预报雷暴的重要基础,在探讨长春机场雷暴成因的进程中,根据1996年-2002年7年问6—8月观测资料,采用历史天气图,普查造成雷暴天气系统地面和高空气压场、温度场的配置特点,通过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逐一追踪造成雷暴的天气系统,在分别确定共计138天造成雷暴天气系统类型基础上,将造成长春机场的雷暴天气系统概括为7种天气形势类型(详见表1)。  相似文献   
36.
区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动态服务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测试了其动态服务精度。结果表明,区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动态服务精度指标完全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特别是BDS+GPS组合较之传统GPS增强系统有较大的提升,体现了多系统融合的优势,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关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7.
随机蕨算法由于其简单高效,实时性好的特点,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在构造二值特征过程中采用的基于像素点灰度值比较的方法对图像变形的适应性较差。本文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对光照变化,图像变形鲁棒性较好的特点,利用统计方向梯度直方图取代像素灰度值进行比较,以此构造特征点二值特征。基于改进的随机蕨算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将增强现实技术(AR)应用于GIS的框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随机蕨算法对目标识别的正确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且算法的实时性较好,适用于GIS的增强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38.
雷暴中的闪电放电能够产生强静电场以及电磁辐射场,从而对空间电离层产生重要影响,引起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的扰动。研究表明:闪电放电引起电离层扰动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其中,直接耦合主要来自于闪电产生的准静电场及电磁场的作用,在甚低频 (VLF) 反射信号上表现出快VLF事件, 而间接耦合主要是闪电低频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与磁层相互作用,在辐射带产生闪电诱导电子沉降 (LEP) 现象。雷暴闪电活动能够改变电离层从D层到F层的电子密度分布,影响对流层大气和电离层之间的场,导致中高层瞬态放电淘气精灵 (elves) 及红闪 (sprite) 等现象的激发。闪电VLF传输反射信号可用于反演电离层密度的变化,目前已成为一种探测电离层扰动的常用方法,而引起电离层扰动的强度不但和闪电放电参量密切相关,也和闪电放电过程、类型有关。该文重点阐述了闪电放电与电离层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作用以及导致的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39.
利用阿克苏及邻近地区12个气象站1980—2013年雷暴资料,以及同期高空资料,统计了各站年均雷暴日数,对发生区域雷暴天气的环流形势进行分类,归纳出各型的入型指标。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阿克苏及邻近地区区域雷暴概率回归预报模型,并对2013年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1)阿克苏及邻近地区区域雷暴的影响系统主要分为4类:巴湖低槽型、急流型、西北气流型和温度槽型。(2)对2002—2012年5—9月(共1683 d)历史资料进行判别,满足入型条件的样本数为876 d,消空率为48%;对2013年5—9月(共153 d)历史资料进行判别,入型样本数为80 d,消空率为48%。(3)对2002—2012年5—9月所有入型样本进行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为72.0%(平均TS评分为30.1%);对2013年5—9月所有入型样本进行试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3.2%(平均TS评分为28.2%)。  相似文献   
40.
目前,基层台站在雷暴预警预报中主要依赖传统经验预报方法,而对卫星云图、大气电场、多普勒雷达回波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释用水平不高,存在主观定性分析多、客观定量计算少等不足。依托现有气象资料和雷暴预报方法,以雷暴预警预报系统构建为目标,从气象数据仓库构建、支持向量机雷暴预报、相似预报雷暴预报、Poor Man集合预报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探讨了雷暴预警预报系统构建方法,实现了雷暴中期预测、短期预报和短时临近预警三个层次的预报功能,解决了气象资料庞杂难以管理、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水平不高、数值预报结果存在"跃变"、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缺乏手段等问题,提高了基层台站雷暴预报工作效率和预报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类似系统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