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743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 分析了2017年6月2日发生在广州市中北部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及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1)本次强雷暴天气是华南一起典型的以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为环流背景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整个雷暴生命史中以负地闪为主, 占69.3%;正闪在雷暴发展的初始和结束阶段占比较大。(2)闪电频数分布与强雷达回波区域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闪电活动位置稍有提前, 地闪频数峰值的时间比雷达回波峰值时间平均提前了11.1 min。(3)回波顶高是产生闪电的先决条件, 闪电较多分布在回波顶高9~15 km范围内, 地闪频数峰值落后于回波顶高峰值12~18 min。   相似文献   
62.
基于多尺度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两种影像去雾方法。多时相参考影像去雾方法利用同一地区没有雾的影像作为参考,运用多尺度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地面低频信息将雾去除。自动影像去雾方法是基于拓扑分析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影像的纹理和特征信息,将同一场景中的雾和地面信息分离,从而获得去雾后影像。通过青岛地区大量遥感影像数据测试,证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3.
64.
以北极规划输气管道工程为依托,建立埋地管道与冻土热交换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探究了埋地管道在连续多年冻土区、非连续多年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内,按照不同操作温度(5、-1和-5℃)运行情况下管道周围冻土温度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同一区域不同管温对冻土上限值影响差异较大,尤其是在非连续多年冻土区,无论管道是正温输送还是负温输送,由于管道的运营,极大地影响了冻土上限值.5℃正温管道将导致冻土上限下降1~3倍管径;-1℃和-5℃负温管道将有助于提高冻土人为上限.建议在连续多年冻土区管道采用-1℃输送温度;在非连续多年冻土区冬季采用-1℃输送温度,夏季可以是正温,接近环境大气温度,但全年输气平均温度要小于0℃;在季节冻土区,若按照负温输送,反而容易引起管基土冻胀,建议输气温度不作特别控制,与温带地区管道类似,正温输送.希望能够为北极多年冻土区天然气管道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5.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复杂条件下开采的水害问题日益严重。复杂条件下煤层回采过程顶底板破坏动态监测对于工作面突水预测、采煤方法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并行电法监测技术,结合双模式电极数据采集方式,同时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顶、底板全空间地电场特征监测研究,获得了煤层围岩顶底板采动前后电阻率及自然电位同步响应特征。研究表明:顶底板跨孔电阻率监测动态变化可以显示孔间电阻率随采煤工作面逐步推进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有效表征顶底板破坏带发育范围,同时顶板垮落造成的电阻率变化程度大于底板破裂引起的电阻率变化程度;自然电位数据可分辨顶、底板岩层及裂隙张合形态、以及破裂程度,研究区域内顶板自然电位值明显高于底板自然电位值,且顶板的破裂引起的自电位变化强度明显大于底板破裂引起的自电位变化。采用多参数对煤层顶底板采动破坏进行同步动态监测,对保障采动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利用1961~2011年四川142个代表站的逐月雾日数资料,通过一元回归线性倾向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川雾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雾日数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地理特征,川西高原雾日明显比四川盆地少,高原大部地区整年无雾出现(平均雾日<1d),四川盆地平均雾日达到37d,其中峨眉山常年处于雾的笼罩之中(平均雾日达311.8d);(2)雾日数季节变化与下垫面地理特征也有密切关系,盆地雾日最多的季节是冬季,高原雾日最多的季节是秋季;(3)四川雾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经历了偏少-偏多-偏少的过程,总体呈现随时间增加的趋势;(4)四川年均雾日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高原为负变化趋势,盆地为正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7.
利用DMTFM120雾滴谱仪(2-50μm)、VAISALAPWD22能见度仪和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对2016年11月3日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区的一次浓雾天气进行了观测分析。这次浓雾过程主要由于夜间辐射降温形成,晴夜风速较弱,低空存在较强逆温,属于典型的辐射雾。观测表明,由于夜间长波辐射冷却作用的增强,温度迅速下降,雾滴浓度突增,导致能见度突降,出现了浓雾的爆发。这次浓雾过程的能见度最低为71m,相对湿度93%-99%;雾滴的平均浓度为89cm^-3,最小2cm^-3,最大403cm^-3;平均直径为3.9μm,最大直径13.5μm;平均含水量为0.0033gm^-3,最小含水量0.00002g·m^-3,最大含水量0.038g·m^-3。总体而言,这次过程雾滴浓度不高、含水量较低,各阶段的雾滴谱分布都偏向小滴一端,谱宽较窄,缺乏大滴,不利于向强浓雾发展。  相似文献   
6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污染物浓度及AQI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1月24日至12月3日夜间常州持续11 d的强浓雾和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污染重。(2)中纬度地区高层持续纬向环流控制、中低层暖脊稳定存在,地面持续受均压场或弱倒槽顶部、弱冷锋前部影响,是这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重要天气条件。(3)边界层内弱辐散、负涡度及弱的下沉气流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近地层长时间水汽饱和且维持小风速利于雾-霾的长时间维持。(4)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长时间维持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形成、发展和长时间维持的重要热力条件。雾比霾的平均混合层高度明显偏低且霾等级越高混合层高度越低,混合层高度的变化先于能见度变化,对雾-霾临近预警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弱冷空气渗透、风速适当增加、混合层高度的先期快速下降、负净辐射曝辐量绝对值的明显增大是雾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燕山地区冀北坳陷雾迷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潮坪沉积,区内角砾云岩分布较广泛。角砾云岩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大小相差悬殊,自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角砾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限十分清楚,呈港湾形。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通过镜下鉴定和微量元素分析,对研究区角砾云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角砾岩是早期形成的白云岩在水体相对较深的潮间带,经构造运动的切割及淡水溶蚀改造,再经充填、沉淀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0.
海洋光学考察时需要同步测量大气中的下行太阳辐照度,其测量采样频率比常规大气辐射观测高300倍,可记录到达海面太阳辐射的高频变化。利用2007年在白令海考察的数据,详细研究了辐照度高频变化的特征与原因,得出影响辐照度记录的主要因素有云层、海雾和海浪。结果表明,这3种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使作者有可能在不确切知道现场情况的条件下,由数据本身判断辐照度变化的原因,并获取有关的参数。云层引起的辐照度变化具有低频率、大振幅的特征。海雾引起的辐照度变化最为复杂,变化幅度大,变化周期复杂,从几秒到上百秒,与云层效应相区别。晴空条件下,海浪调制的反射信号通过空气中的水汽散射影响辐照度计测量数值,形成周期短、振幅小的稳定振动信号,与云和雾的效应有明显区别。文中提供了云、雾和浪对辐照度影响的定性特征和定量分析结果,对理解海面辐照度记录,并正确处理数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