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5篇
  免费   2845篇
  国内免费   4138篇
测绘学   2778篇
大气科学   2863篇
地球物理   3302篇
地质学   8833篇
海洋学   3081篇
天文学   225篇
综合类   1238篇
自然地理   1168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701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889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016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1105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989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748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556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449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356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根据影响岩溶水位的因素,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一个能够反映济南市泉域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随机模型,并进行检验,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预测是可行的,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容错和联想功能,对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预测精度大大的提高。最后在模拟的基础上,又对泉水喷涌的宏观趋势作了进一步的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王文明  王文科  杜东 《地下水》2007,29(2):10-12,39
由于灰色预测模型理论较时间序列预测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将该方法应用于水文与水资源预测,本文以玛纳斯河流量预测为例,应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水文水资源要素进行预测,并分析该预测模型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经分析认为,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水文水资源要素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区域控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位于塔里木古陆西南缘,NNW向晚古生代裂陷槽中。受NNW向同生断裂带的制约,矿带呈NNw向带状展布,等距发育的次级褶皱-断裂与主断裂交汇构造区控制着矿田等距分布。下部碎屑岩与上部碳酸盐岩过渡层位是铅-锌矿和铜多金属矿化的赋存部位,在上部碳酸盐岩层中形成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下部碎屑岩层中形成碎屑岩型铜多金属矿;富镁碳酸盐岩/白云质角砾岩是控制铅-锌矿化富集的主要岩性条件,碳酸盐岩/角砾岩与矿化密切空间关系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铅-锌矿床形成于泻湖沉积环境,具有海底热卤水喷流成矿成因。  相似文献   
994.
降雨量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奎  陈良  王勇 《矿产与地质》2007,21(6):684-687
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根据105个气象站点及其30年年平均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普通克立金法、规则样条函数法及趋势面法等方法进行插值,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中站点数量变化、像元尺度变化对降雨数据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数据和精度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每一种插值方法在某一标度范围插值的精度及适用范围.研究表明:[1]插值精度并不与样本点数量成正比例关系;[2]像元尺度的变化对空间插值精度的影响很小;[3]不同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规则样条函数具有优秀的插值精度.要得到最理想的插值结果,须对不同研究区,进行实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反复试验比较,以选择最佳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级成矿带(域),5个级成矿带,9个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S-4是从油田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萘的菌株。当萘的初始浓度为100mg时,该菌株在pH为8.0,温度为40℃下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作用69h能降解50%以上的萘。通过HBS-4菌株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在Williams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HBS-4作用萘的四组分动力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菌株HBS-4在降解萘的过程中,葡萄糖含量、菌液浓度、pH、Eh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7.
高力罕凹陷为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有相似构造发育史的分散小湖盆(洼槽)集合而成的沉积盆地。结构复杂,表现出分割性强,多洼槽多沉积中心,岩相变化大的特点。通过对高力罕凹陷的构造特征、结构特征、沉积特征、岩性发育特征及铀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高力罕凹陷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提出该地区的找矿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灰色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滑坡预测中的对比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GM(1,1)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同方式的残差修正,分别建立了一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和二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根据滑坡的监测资料,对变形曲线为光滑型滑坡(如黄龙西村滑坡、某滑坡)和阶跃型滑坡(如新滩滑坡、洒勒山新滑坡)分别建立了传统GM(1,1)模型和一阶、二阶残差修正模型,并对不同滑坡各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对变形曲线为光滑型的滑坡,二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一般高于一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对变形曲线为阶跃型的滑坡,一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二阶残差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xisting concentration of 17β-estradiol(E2)in the surfac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rivers and lakes around Klang Valley,Malaysia.E2,which is a natural feminizing chemical produced in female organisms,regularly used to compare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estrogens because they behave similarly and react effectively as a hormone at a very low concentra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E2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of Klang Valley was(14.08 ±3.67)pg/mL,which was 14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Japanese aquatic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The river system ha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20.02±5.26)pg/mL while the lake had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5.91±3.39)pg/mL.The E2 concentration was presumed high if the sources occurred nearby the area.Current levels of E2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may possess threats to existing aquatic organisms.Since high level of E2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round Klang Valley,further studies and monitoring of E2 and other EDCs concentration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ir levels in Malaysia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help to control these chemicals pollution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000.
以长江河口地区北固山淡水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长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虉草(Phalaris armdinacea)植物的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重金属Cu(Ⅱ)和Cr(Ⅵ)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受到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效应的交互影响。20℃时,生长有芦苇的湿地土壤对Cu(Ⅱ)的吸附量最大,生长有虉草的湿地土壤次之,边滩裸地最小;当温度的升高至30℃时,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对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而言,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其吸附量的植物类型差异性不明显。当温度从20℃升高至30℃时,湿地土壤和边滩裸地对Cu(Ⅱ)、Cr(Ⅵ)的吸附量都减小,反映出研究区湿地土壤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机制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较弱,物理吸附作用相对较强,吸附呈放热过程。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淡水潮汐湿地土壤Cu(Ⅱ)、Cr(Ⅵ)等温吸附的最佳模型,方程中常数n和k的大小能够体现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植物类型与温度变化影响效应,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吸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