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洋和电离层发电机对佘山台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1]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海洋和电离层发电机对佘山台L的影响。资料分别按月、季节和年以及太阳活动性分组进行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海洋发电机对Z分量的L有一稳定的影响,L的季节变化主要起源于电离层发电机。L的海洋部分不随太阳活动性改变,太阳活动对L的影响比对S的小。  相似文献   
52.
Important role of the Geodynamo theory playing in the Study on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in discussed briefly. The study of geomanetic field and its temporal-spatial change is one of the main tools obtaining knowlege about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especialy the coer一mantle interabtion. It is the key to advancing the Geodynamo theory to bring to light implication of core-mantle, particularly thermal and chamical , interaction on the model of Geodynamo.  相似文献   
53.
对磁层-电离层电动耦合和电离层发电机两种效应进行了模式计算,并对所得的一些耦合现象作了综合讨论.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和赤道区的电离层和地磁研究中必须考虑磁层-电离层耦合效应向中低纬区的穿透和屏蔽;潮汐发电机效应对极光区(电导率增高时)的作用也值得重视.这两效应的特征和相对重要性随磁暴的发展阶段而异,在高低纬区也各不相同,但都有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此外,弱磁扰对中低纬电离层形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4.
本文用美国NCAR非相干散射雷达链的观测资料进行了两个事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事例的中、弱磁扰期间,高低纬电离层间以动力耦合效应为主,即扰动电离层发电机的特征较明显。由于赤道电离层特性和赤道站雷达观测灵敏度较高,从而也观测到与扰动电场从高纬直接穿透过来相关的电动耦合现象。最后,对有关的物理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遭受着严重的风力侵蚀,风力侵蚀可导致土壤中有机物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最终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中国北方地区风力侵蚀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扬沙天气、沙尘暴等灾害天气增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的不利,并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从影响风蚀区地表景观的风力方面出发,利用全国209个气象站2001~2011年全年的某一风速等级累计时数,借助GIS技术,生成中国北方风蚀区地表大于5 m/s的风速年累计时数空间分布图和冬春季节累计时数空间分布图,研究中国北方风蚀区风力侵蚀因子参数特征。同时,在分析扬沙风速年累计时数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基础上探讨与风蚀景观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关系,提出防治风蚀区风力侵蚀的措施。这一研究对于北方风蚀区防治沙尘暴等灾害天气,防灾减灾、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南太平洋风场时空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太平洋风场时空统计特征对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南极考察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根据 1 950~ 1 995年共 46a的南太平洋船舶气象报资料 ,按 1°× 1°和5°× 5°网格统计的海面风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每月风各要素的等值线分布图 ,得出南太平洋风场季节变化特点不如北半球各大洋显著 ,但仍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只是季节性差异较小 ,冬季比夏季风强盛 ,相应的平均风速 6级和 8级以上大风频率也较大 ;全年风场基本相似 ,低纬度地区 (2 5°S以北至赤道 )为信风区 ,常年盛行东至东南风 ;2 5°S~ 35°S的广大海域上 ,风力较小 ,风向变化最大 ;40°S以南盛行偏西风 ,风力最强。  相似文献   
57.
"尤特"0104号风暴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经广 《海洋预报》2002,19(2):36-40
“尤特”(0104号)台风登陆前后,其中心气压和风力都不算是最强的,但却在粤东沿海造成了破历史记录的风暴潮,造成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文从台风特性、台风暴潮及其重现期等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规律,为今后防御风类风暴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8.
张德龙  郭强  吴川  周清  杨鹏 《探矿工程》2022,49(1):120-127
过激的振动频率将损坏钻具、影响效率、甚至造成井下事故,因此有必要对井下钻具的振动频率进行实时测量。本文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提出了一种耐高温的井下振动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具有振动测量功能,也具有发电功能。当该传感器测量振动频率时,试验显示其测量范围为0~8 Hz,测量误差<4%,信噪比高,抗干扰能力强,且输出信号幅值与传感器和振动源的距离成反比。当该传感器用于发电时,试验显示振动频率越高其发电量越大,其在8 Hz工况下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分别为70 V、12 ×10-7 A和4.2×10-5 W,展示出了其作为井下分布式发电机的潜能。此外,该传感器可在温度<180 ℃以及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正常使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9.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扇叶朝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风向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驱动模块和扇叶朝向控制装置组成.系统以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风向传感器测量风向信息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风向信息控制步进电机调节扇叶朝向来风方向,并且风向信息由LCD显示.该系统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0.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到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300km×300km区域范围内1956-2000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有明显的时间分布,一年中主要集中在夏春季,以7月、4月最多;一天中,午后至傍晚最多;龙卷风平均持续时间为17min;近45年,1976~1985年这10年中龙卷风出现最频繁;龙卷风出现时,蒲福风力等级一般在10级以上,平均12~13级,最大17级,富士达风力等级平均F1级,最大F3级,风速约70m·s^-1;龙卷风从NW→SE向移动的频次最多;龙卷风影响宽度一般在0.5km内,平均带长为10.0km;龙卷风灾害呈并发性,主要是风灾,往往伴有冰雹、暴雨、雷击及飞射物,使灾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