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5篇
  免费   1394篇
  国内免费   2491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670篇
地球物理   895篇
地质学   6416篇
海洋学   91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430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闫百泉  韩文伯  孙雨  陈司铎  陈奋  杨洋 《地质论评》2015,61(6):1459-1467
以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萨二组为例,研究了随机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对河道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纵向上,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 m的砂体符合率为89.6%,厚度为2~3 m的砂体符合率为79.1%,厚度小于2 m的砂体符合率为71.5%;平面上,各沉积单元平均的砂体符合率能达到75%以上,且分流平原亚相的符合率要高于内前缘亚相。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充分结合,能够对河道的走向、复合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及井间砂体叠置关系精细刻画,显示了井震结合预测河道砂体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2.
周朝宪 《地质与勘探》2015,51(4):699-704
大地基准(含数学椭球体)和投影方式的组合形成多种投影坐标系。地质勘查工作者常遇到坐标转换问题和建立自定义坐标问题,尤其是当我国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地质数据的GIS化时。GIS软件已经成为地质勘查的基本工具,而地质数据GIS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坐标系统。本文论述了如何使用Map Info和GeosoftOasis MontajTM两种常见地质勘查GIS软件建立自定义坐标,主要是如何在该两个软件中构建自定义大地基准(datum),并且给出了如何使用两个软件进行坐标变换的步骤。  相似文献   
993.
对长岭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储层——营城组火山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火山岩发育的石英、方解石细网脉中均存在较多的碳质流体包裹体,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为CO2及CH4两种类型的碳质包裹体。其中方解石细网脉体中发育有原生及次生CH4包裹体,而含CO2包裹体多以原生包裹体产于石英细网脉中。很多含CO2包裹体的石英细脉中发现了含CH4包裹体的方解石脉体的角砾,这就表明石英细脉形成晚于方解石细脉。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中CO2及CH4包裹体的产状特征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系火山岩成岩后CO2及CH4等气体不同期次充注的结果,CH4气的充注时间早于CO2气,火山岩中发育的原生孔隙及次生裂隙为上述气体的充注和聚集提供了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994.
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成分和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卢焕章  单强 《岩石学报》2015,31(4):1108-1116
自然界中的成矿流体按其主要成分,可分为:(1)岩浆,即形成岩浆矿床的岩浆;(2)以H2O为主的流体(含Na Cl);(3)以CO2为主的流体。地壳中的流体类型很多,只有含一定金属元素含量的,并且达到一定浓度时才称为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基于对矿床中流体包裹体和天然成矿流体中金属种类和含量的测定,这些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按金属元素含量可以分为五组,成矿流体可以来自岩浆、岩浆热液、大气降水、盆地卤水和变质流体等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995.
伏美燕  刘榧  邓虎成  黄婷婷  王浩 《地球科学》2015,40(7):1187-1196
伊拉克AHDEB油田油藏成藏规律对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与埋藏史相结合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揭示油藏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的有效手段.利用伊拉克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储层样品对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通过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观察、荧光颜色、单一包裹体的红外光谱和均一温度测定, 结合地质背景对该油田的油充注期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油包裹体以发绿色和黄绿色荧光为主, 少数发浅黄色和黄褐色荧光.油包裹体的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计算的CH2a/CH3a、Xinc、Xstd可划分油的成熟度, 表明存在两种成熟度的油.最后, 根据均一温度测定结果, 结合埋藏史和热史, 认为该油田可能存在4期油充注成藏相关的流体活动: 第1成藏期发生在95.0~96.5Ma, 相当于晚白垩世早期; 第2成藏期为71.0~78.5Ma, 相当于晚白垩世晚期, 第1期和第2期烃源岩排烃规模小, 产生中-重质油, 后期遭受氧化而形成沥青; 第3成藏期发生在14.0~15.0Ma, 相当于中中新世, 处于生排烃高峰期, 为主要成藏期; 第4期发生在10.0Ma左右, 与第3期为多幕连续充注.   相似文献   
996.
鲁子野  陈红汉  丰勇  吴悠  熊万林  尚培 《地球科学》2015,40(9):1529-1537
深部热流体活动与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及油气成藏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奥陶系的11块样品的成岩观测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识别出3期古流体活动.结合埋藏史, 确定这3期流体活动的发生时间分别为: 第1期以第1世代高角度裂缝及网状裂缝充填方解石为代表, 推测与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有关; 第2期为构造-热液白云岩化流体, 可能与塔里木盆地经历二叠纪末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有关; 第3期以充填于孔、缝中央的晚期方解石为代表, 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 发生于喜山期.第1期流体活动伴随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早期充注的油气沥青化; 第2期流体活动对该区域的储层有建设性改造作用, 所形成的鹰山组内幕储层成为了区内重要的勘探目的层; 第3期流体活动记录了晚期天然气充注事件.因此, 工区应以寻找喜山晚期天然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97.
瓦西乡产出的南红玉中的红色点状及火焰纹典型包裹体分别是石英中的红色球粒与红色管状包裹体。鏡下及扫描电镜(SEM)研究,红色球粒分布在"三色"层水晶的菱面体单形晶面的间歇层面中,由红色核、黑色壳和红色表层组成;火焰纹管状包裹体主要出现在条带水晶中,管的方向垂直水晶的菱面体晶面,管的内壁呈黑色,外壳为红色。其球粒表层或管外壳的颜色、厚度及透光性则直接影响南红的颜色质量与润泽性。研究表明,球粒状和火焰状包裹体主要由片状、鳞片状或板片状赤铁矿组成;球粒圈层中的赤铁矿晶体c轴取向呈规律变化,可能与其V2O5含量有关。据水晶晶体中的球粒、管及共生矿物绿帘石、黄铜矿包裹体的红外光谱(IR)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与激光拉曼(LRS)分析,球或管的赤铁矿属含有机质的低温热液(约160℃)成因,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也是促使铁氧化物凝聚形成具不同圈层结构的红色球粒与管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  相似文献   
998.
对位于江西九瑞地区的东雷湾矽卡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4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主要集中于210~350℃和1%~9%,总体属于高中温、中低盐度流体体系。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其次有N2、CO、O2,有少量CH4、C2H2;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K+、Na+为主,含少量Mg2+,阴离子以Cl-、SO2-4为主,含少量NO-3、NO-2,流体属于CO2-H2O-Na Cl-Ca Cl2(KCl)体系,计算所得离子浓度为3.1%~34.5%。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δ18OH2O值为0.93‰~5.20‰,δDV-SMOW值为-81‰~-6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极少量大气降水混入。矿石硫化物的δ34SV-CDT‰值为-2.2‰~3.4‰,结合铅、铼同位素特征表明,东雷湾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同时有一定量的壳源物质混入。东雷湾矿床为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褶皱和断裂为成矿岩浆提供运移通道,岩浆侵位发育矽卡岩型岩浆流体系统,并伴随有Cu(Mo、Au等)矿化,最终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999.
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出露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体,但基性-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少,因而缺乏对该时期地幔性质的认识。笔者对位于内蒙古地轴以南百余千米的孤山子超基性岩体开展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Lu-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子超基性岩体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96.9±2.6 Ma,为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产物。锆石(样号:GSZ-B3)微量元素含量低,具有强Ce正异常和弱Eu负异常特征以及较低的εHf(t)=-1.9~-7.5(n=17),表明其源区主要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锆石tDM、tCDM远大于其U-Pb年龄,表明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中有再造古老地壳加入。对比内蒙古地轴上的同时代波罗诺岩体含角闪辉长岩(297±1 Ma)的锆石εHf(t)(-17.0~-14.1),孤山子超基性岩体的锆石εHf(t)明显偏大,表明孤山子超基性岩体的源区富集程度相对较小。此外,孤山子超基性岩体还有2个锆石测点εHf(t)分别为3.2、4.0,指示母岩浆中有少量亏损幔源物质加入,这暗示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局部地区,在晚古生代已有岩石圈拉张减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勘误     
《岩土力学》2015,(3):890
<正>发表于《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10期的论文"圆柱孔破损膨胀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CT-三轴试验研究"一文(作者:汪时机,韩毅,李贤,石朗晶,张雅倩,陈正汉)中有如下几处错误:(1)第2767页图9(a)、9(b),第2768页图10(b)纵坐标轴名称"体应变/kP a"应改为"体应变/%"。(2)第2768页图10(a)、10(b)的图例"净围压:50 k Pa、净围压:100 kP a、净围压:200 kP a"应改为"无孔试样、2 mm中孔试样、8 mm中孔试样"。现将图9、10修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