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3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390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723篇
地球物理   344篇
地质学   1262篇
海洋学   5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74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21.
文章利用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的降雪、气温和风的资料、近14a的雪灾灾情资料及牧草资料,运用GIS软件和层次分析法并采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的风险度模型,对内蒙古牧区49个旗县的雪灾风险指数进行评估,并做出内蒙古牧区雪灾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雪灾风险等级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满洲里市、鄂温克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锡林浩特、正蓝旗、乌拉特后旗雪灾风险次之;牧区雪灾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922.
选取2002—2007年陕西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指标的统计研究结果作为变量,采用Ward’s法对陕西10个地市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用迭代聚类分析法检验聚类解。结果表明西安属高风险区,渭南、咸阳属次高风险区,宝鸡属中风险区,其它地市属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923.
通过对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2007年5月20日晚雷击事故的调查,计算分析雷击可能性,得出此次雷击主要原因,给出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屏蔽线路应该使屏蔽线金属外皮接地,在电源和信号线上加装防浪涌保护器,使所有控制系统的仪表设备置于较安全电磁环境中。对于室外的仪器仪表等控制器件应接地的部分必须接地。鉴于该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建议使用地面大气电场仪。  相似文献   
924.
分析整理2003-2012年吉林省历史雷灾记录,利用48个气象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序列和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应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吉林省县(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计算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模型计算出的易损度进行分级,实现了吉林省各县(市)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雷电灾害风险由强到低呈现出由中部向周边递减的结构,强风险区主要位于吉林省中部和南部的地级市本市;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县(市);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925.
选取台风"威马逊"影响期间广东21个地市观测站的风雨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广东省进行台风致灾因子风险分析,并应用GIS技术绘制广东地区致灾因子风险区划图,将灾害等级划分为: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结果表明:台风"威马逊"对广东的灾害危险性分布从粤西沿海-中部区域-北部山区呈现出阶梯状递减的趋势,其中湛江处于高度风险区,珠三角处于中度风险区;粤西沿海地区的危险性大于粤东沿海各县市;粤西北和粤东北地区的危险性相当。  相似文献   
926.
鉴于我国溢油事故风险的增加,强调完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的必要性。通过中美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的对比研究,提出对我国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建设的4点建议:加强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立法工作;建立国家、区域和地方三位一体的溢油应急体系;完善溢油赔偿基金的使用制度;加快溢油应急公司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927.
基于区域经济学、生态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方法,借鉴陆域基本农田保护思路,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实际,拓展了海洋功能区划"基本养殖区"相关概念,并对其内涵、选划意义、基本原则等进行剖析,初步探讨了"基本养殖区"选划技术流程和选划条件,系统梳理了海洋功能区划"基本养殖区"的选划思路,并针对我国养殖用海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8.
突发性的海洋溢油污染事故日益频繁,科学合理的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可为溢油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从海洋溢油风险受体的暴露程度和恢复力两方面构建了脆弱性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近岸海域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分为高、中、较低脆弱区和低脆弱区4类。  相似文献   
929.
于2013年5月对高栏港湾内11个采样站位表层沉积物中Cu、Zn、Cd、Pb、Cr与As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探讨了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由11个采样站位分组而成的4个区域(填海区、浇灌养殖排污区、航道区与外海区)进行了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分析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平均含量较低,除Cu与Cr属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二类标准外,其余4种元素均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平均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Zn、Cr、Cu、Pb、As、Cd。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除Cr外,其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区域依次为:填海区、浇灌养殖排污区、航道区、外海区。高栏港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总体不高,属于中等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d、Cu、Zn、Pb、As、Cr。高栏港湾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处于较低水平,区域评价上由高到低依次为:填海区、浇灌养殖排污区、航道区、外海区,其中填海区的生态风险评价为中等水平,主要受Cd元素的高风险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0.
为了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抽水试验、地热地质钻探等资料及以往地热地质研究成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将其分为层状、带状热储类型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从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利用条件和地热资源开发前景方面入手,结合区内交通、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区划,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