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1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测绘学   1158篇
大气科学   1496篇
地球物理   666篇
地质学   770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230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点线定位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的野外定点方法,即在地形较平坦和周围只有一个已知点的情况下,利用一条辅助测线确定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3.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近十几年来我国45次中强震(5级左右31次,6级以上14次)前后数年内震中区附近基准地磁台地磁特征线参数(斜率K,相关系数C,或然误差γ)随时间的变化。在正常情下,参数在临界值(k=-0.16,c=0.75,r=1.8)以内变化,即k>-0.16、c<0.75、γ<1.8。但在震前两三个月内,k、c、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同时超出临界值,出现k值下降,c值上升的对偶异常。用上述参数组预报地震的显著优点是降低了虚报率,除了内符检验较好外,在用于预报地震中也取得了实效。本文还给出了参数的异常幅度k与震中距L,震级Ms与震中距L之间的经验关系式。k=aL+b;Ms=EL+D。地磁特征线法用于地震预报的物理意义已有文献报导。近年来通过大量震例分析和预报实践,在提炼该方法的定量预报指标,提高报准率,降低虚报率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本文采用简化数学模型探讨了东、西风廓线特征与外源强迫下大气环流平衡态定常波结构的相关关系。文中采用实际观测资料研究了西风廓线特征与大气环流型季节特征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西风廓线冬、夏季节差异与中、高纬度西风槽“冬三夏四”波数差气候特征有关,且低纬强东风切变可作为赤道东风波周期振荡成因之一。冬夏西风廓线季节特征可导致大地形强迫效应、海陆加热因子影响作用的显著季节差异。研究还揭示了大气环流型优势波转换的基流特征影响效应,并导出了流场与纬向加热强迫源共振状态的西风廓线特征函数与临界曲线。  相似文献   
177.
天津市250m低层大气风廓线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天津250m气象塔的风廓线观测资料,检验了M-O相似理论的近地层风廓线模式。结果认为,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使用近地层计算得到的L和U_*,M-O相似模式可以较好地推广应用。对稳定层结,用Yokoyama等人提出的U_*一级近似表达式替换常通量层公式中的相应量后,U_*和u/z之间的关系在风向随高度没有明显偏转的层次中仍然成立并且至少可推广应用到120m。  相似文献   
178.
本文首次探讨了数字成象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测定方法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不仅合理可行,而且强有力地证明了MTF的应用价值。即不仅用于象质的评价,而且为成象系统的检定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9.
用地震法探测小煤窑,一般多用浅层折射法和浅层反射法,近几年又出现了横波的浅层折射法和反射法。由于小窑开采区地表物性不均匀,地下老巷分布混乱、错综复杂,使地震工作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折射波和反射波,而记录到的却是大量地震异常波,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绕射波。图1是小煤窑开采区地震异常波的实际波形记录。能否把绕射波作为勘探的有效波进行采集和解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些试验资料表明,用绕射波资料解释的成果预测小窑老巷的分布是可行的,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