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783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7"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涡源诊断   总被引:1,自引:26,他引:1  
冯伍虎  程麟生 《高原气象》2002,21(5):447-456
1998年7月20~23日(简称“98.7”)发生在武汉周边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与沿低涡切变线相继生成和强烈发展的MαCS及MβCS直接关联。利用MM5模拟提供的高空间分辨(20km)输出资料,对这次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诊断。涡度分析指出,高、低空正涡度中心在武汉周边地区上空的叠加和耦合是该低涡切变线持续发展的主要物理机制之一。总涡源的诊断揭示,在突发性暴雨强烈发生发展期,武汉周边地区上空从低层到高层有一近乎垂直的涡源高值区生成和维持,其垂直结构的发展演变与涡度场垂直结构的发展演变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大气总涡源对该中尺度低涡切变线的生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该暴雨中尺度系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机制。对贡献于总涡源的诸分量计算表明,在650hPa以下,散度项对大气总涡源的正贡献最大,但在此层以上至200hPa之间,垂直涡度平流项的贡献要比散度项大,同时水平平流项也为正贡献;在整个对流层,扭转项对总涡源为负贡献,散度项只在450~250hPa之间为负贡献。在近地层,垂直涡度平流项和水平平流项基本对总涡源不作任何贡献。时间平均涡源和纯扰动涡源对低涡切变线的生成很重要;在强烈发展期,相互作用涡源作用最大,纯扰动涡源贡献次之;随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涡源贡献的减小,低涡切变线东移减弱。在该期间时间平均涡源和纯扰动涡源仍为正贡献。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2002年6月22日.郑州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指出此次暴雨出现的环流背景和一些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针对 2001年辽宁夏季暴雨过程 ,对造成辽宁夏季暴雨的环流形势和热带风暴、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数值预报产品及释用产品预报能力进行了客观对比 ,论述了低空急流、切变线与辽宁暴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4.
王位德 《广西气象》2002,23(3):11-13
2001年4月23-25日,受锋面、西南低压、切变线及南支槽的共同影响,贵港各县市普降暴雨,开始进入雨季。分析得知,850hPa持续较长时间的西南风急流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贵港上空输送,与南下的冷空气交绥,并在挂中维持,因而产生较长时间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985.
低涡、急流、切变线的微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低涡、急流、切变线的定义以及日常业务中在天气图上对它们进行分析的一般方法,用微机对它们进行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986.
郁淑华  何光碧 《高原气象》1997,16(3):306-311
使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无高原切变线、无西昌小高压的数值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得出:(1)高原切变线活动可使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增强,而西昌小高压的存在则便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减弱;(2)高原切变线活动使暴雨增强的主要机制是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低层流场辐合、上升运动、正涡度、水汽通量辐合和对流层中层流场辐合、水汽通量辐合等的加强;(3)对流层低层的动力、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987.
1996年春,安顺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倒春寒天气。本文分析表明(1)500hPa高原到孟加拉湾高度场显著偏低。(2)700hPa切变线系统维持且倔强。(3)在我省中部以及南部静止锋的维持以及北方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是造成今春倒春寒天气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8.
针对1996年7月1~4日贵阳地区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过程,从预报用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此次暴雨的发生与中高纬度出现阻塞形势及低纬度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北跳有关,而弱冷空气的南下作为暴雨的触发机制,其中尺度特征表现为低涡切变线上的斜压扰动;利用国家气象中心T63和暴雨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产品作了绘图分析,并对其要素场预报进行了验证,指出数值预报产品特别是暴雨模式产品对我省夏季降水预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9.
在颜宏模式中加入植被参数化方案、并针全国植被划分成10类,模拟了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7月高原有,无植被的气候场,发现两者差异较大。在土壤湿度正常时,有植被比无植被情况下四川南部,高原及江淮,东北地区日雨量增加1mm左右,云贵高原为减雨区达-1-2mm.d^-1。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