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广东高空槽后暴雨的多尺度天气特征及概念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10年5月6—7日广东出现了罕见的高空槽后大暴雨过程。利用华南区域气象观测站、加密自动站和NCEP分析资料等,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系统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利用局地经向环流模式和尺度分析技术诊断探讨其可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南亚高压西移配合高空急流北退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高层辐散条件。在前倾槽形势下(500 hPa高空槽移出广东、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仍在南岭附近),低层暖湿不稳定配合高空槽后干冷空气的下传,对广东上空不稳定能量释放起到增强作用,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区南侧。数值诊断结果进一步表明,激发暴雨过程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潜热加热和温度平流。潜热加热是暴雨的正贡献和反馈最直接因子,而北方冷空气一方面通过温度平流直接激发广东地区的上升运动,同时通过促进水汽辐合抬升区南移并释放潜热,是暴雨过程的重要触发机制。此外,空间滤波分析表明,弱冷空气越过南岭后扩散南下和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对强降水落区和增幅起关键作用,暴雨业务预报对此类弱冷空气在地形作用下扩散南下的影响需要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42.
呼伦贝尔市区域暴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月19~22日呼伦贝尔市出现了人汛后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降水范围广、强度强。本文从环流形势、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等几个方面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此次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高空槽、中层暖式切变与地面气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揭示了此次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43.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13日柳州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在孟加拉湾地区有风暴发展期间,东移加深的高原槽引导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广西,通过物理量和相似个例的对比,给出了柳州附近极端暴雨时间发生前12~24h的天气系统的概念模型,并给出预报临界值。云图分析表明强降雨落区位于TBB梯度最大靠近冷空气一侧,雷达回波反射率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风廓线和基本速度显示在强降雨发生时低层风速几乎同时加大,强回波在低层风速轴的左侧。  相似文献   
44.
余清 《贵州气象》2004,28(Z1):26-27
利用EC、T213、日本FAK3种数值预报产品对环流形势预报场及实况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暴雨天气的预报经验,为以后更准确地作出预报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45.
刘峰  章俊 《浙江气象》2005,26(2):12-16
台风路径预报是做好台风预报服务的关键.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此次台风活动期间,中高纬度波动南下,对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做好台风路径预报的服务.同时结合实况资料,分析总结台风移动过程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6.
万汉芸 《贵州气象》2005,29(1):32-34
根据常规的高低空天气图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4年5月3日我区受强冷空气影响而出现的强降温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强降温天气与高空槽、低涡切变和地面冷锋等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钱俊 《广西气象》1995,16(2):15-16
通过对1980 ̄1993年7、8月化北槽活动与广西强降水过程特征的统计分析,据西风指数确定环流背景,并得出过程结束类型,对预报服务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
台风“卢碧”变性增强过程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卓鹏  王举  黄泓  王学忠 《气象科学》2018,38(3):310-319
利用日本气象厅JRA再分析资料和台风最佳路径资料以及TRMM降水资料,对0920号台风"卢碧"变性过程的环流形势、高低层热力异常和锋生锋消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卢碧"的变性是中高纬度冷空气入侵的结果,变性过程伴随着西风槽的东移,高空急流的加强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减弱东撤。低纬度暖湿气流及较大的正涡度异常气旋式卷入台风环流,并在其东北侧积聚产生大量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有利于北侧脊的加强,使得高空急流进一步加强,使得台风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锋生、强降水伴随的潜热释放以及气旋中心气压之间存在着正反馈效应是"卢碧"变性后得以增强再发展的主要原因。热成风涡度梯度的分布对"卢碧"的变性增强过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9.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大气探测等资料对鄂尔多斯市1970~l989年6~8月的39次中—大雨以上降水过程加以分析。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原理及物理量场条件进行诊断。总结出4种模型:北槽南涡型、西来槽型、冷式切变型和暖湿切变型。可用来预报鄂尔多斯市夏季中一大雨以上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50.
顾欣 《贵州气象》1999,23(6):6-7
利用MICAPS人机交互系统实测资料和T106数值预报资料对6月30日至7月2日我州连续出现大范围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高空低槽和中低层低涡切变相互作用造成了这次强对流天气,并分析了T106的几个物理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