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盛峰  张永仙 《地震》2021,41(4):203-217
20世纪90年代由世界多个国家的地震学家围绕“地震可否预测”问题进行国际讨论后, 人们开始思考适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应该有哪些, 尤其是地震学家针对地震预测研究中所采取的途径和工作思路开始发生了变化。 2007年开始的“区域地震似然模型”(Regional Earthquake Likelihood Models, RELM)工作组和由此进一步而来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计划开始之后, 一大批地震预测模型和与评估其预测效能有关的统计检验方法加入进来, 在设立相同的预测规则和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下, 通过全球设立不同测试中心的方式, 共同参与到对地震可预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中来。 当前, CSEP计划已由开始的1.0阶段发展至2.0阶段, 为使读者了解与这几项国际合作研究相关的工作主旨和发展历程, 本文总结了与CSEP工作1.0阶段相关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刘春芳  张志英 《地理科学》2018,38(10):1624-1633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采用Citespace1.0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城乡关系研究热点,梳理了城乡关系研究在理论探索、影响因素、测度与评价、空间组织及推进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进行了总结,从理论基础与总体思路、多源数据与方法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要素流动的城乡融合分析框架,指出了城乡融合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多源数据的城乡关系测度与评价,城乡要素流动的特征、格局与效应,城乡要素融合发展的流动机制,城乡融合发展调控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
陈萍  方念乔 《地球科学》2002,27(4):441-445
天然气体水合物是一种准稳定态的物质, 对引起温-压条件变化的各种地质作用是非常敏感的.沉积与剥蚀、海平面升降、冰期与间冰期等地质过程改变着海底环境温-压状况, 控制了沉积物中水合物的形成、保存与分解.快速沉积(尤其是海底滑坡和泥火山喷发等带来的瞬间堆积)、海平面上升、高纬地区冰期等使海底环境朝着增压、降温的方向变化, 有利于气体水合物形成与保存; 而迅速剥蚀、海平面下降、上覆冰体移除引起水合物分解.水合物的分解可以是渐渐的气体溢出, 也可以是猛然的气体喷发, 这取决于温度上升及压力降低的速度.气体水合物的“爆炸式”分解在海底表面可留下“圆坑状”地貌特征.地质过程中同一地区频繁的温-压波动可引起水合物中乙烷成分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ecord of a Late Mesoproterozoic paired metamorphic belt in the Aravalli-Delhi Mobile Belt(ADMB), NW India using a suite of supracrustal and metaigneous granulites from the Pilwa-Chinwali granulite terrain a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ADMB. Using metamorphic reaction textures, mineral chemistry, metamorphic reaction history, geothermobarometric computations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dating of monazite in 5 samples of pelitic granulite, leptynite gneiss, enderbite and charnockite, we have deduced a medium-pressure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P between 4.9 and 6.8 kbar, T 760-815℃) along a heating-cooling, counterclockwise P-T path between 1.09 and 1.01 Ga. When collated with published metamorphic and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and geological settings of the adjoining crustal domains of the ADMB,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s of two tectonic domains of contrasting thermal gradients at ca. 1.0 Ga, consistent with metamorphic transformations in tectonically thickened middle-lower crustal sections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in the root zones of spatially adjacent island arc, as part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assembly event.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100年数值模拟结果, 分析了模式模拟的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的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并且利用这些资料对ITF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成因做了初步分析.模式模拟的ITF平均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同已有的观测结果相比是合理的, 经作者分析认为ITF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因为印度尼西亚海域地处亚澳季风区, 海流对于季风的响应使得ITF发生季节变化; ITF的年际变化主要是因为热带环流的年际变化及其所导致的洋流调整造成的, 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EGM2008重力数据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以CRUST1.0给出的壳-幔密度差为依据,通过重力反演获得中国大陆Moho起伏分布,所得的中国大陆Moho深度基本特征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Evaluating the projection capability of climate model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climate model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studies. The proj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BCC)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CSM1.0 i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projected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under three emission scenarios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 (SRES) B1, A1B, and A2) of the BCC_CSM1.0 model, along with comparisons with 22 CMIP3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3) climate models. Air temperature averaged both globally and with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the 21st century, while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intermittently under each of the three emission scenarios, with some specific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nges in globally-averaged and China-averaged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imulated by the BCC_CSM1.0 model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CMIP3 model results. On average, the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re more pronounced over China than over the globe, which is also in agreement with the CMIP3 models. The proj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BCC_CSM1.0 model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other climate system model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t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s stronger over China than in the global mean, which implies that China may b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廖国忠  王桥  杨剑  夏时斌  张伟  李华  高慧 《地质学报》2023,97(8):2621-2632
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周缘在油气勘探上取得的重大突破,盐源—宁蒗地区成为了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的重点研究区域。盐源—宁蒗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其复杂的断裂体系和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制约着该区油气的生、运、储。鉴于当前油气资源开发所能达到的深度较浅,本文首先利用Crust 1. 0库提供的地球深部结构,采用频率域界面正演的方法获取研究区的区域重力异常,然后将地表布格重力异常减去区域重力异常,获取上地壳激发的剩余重力异常。通过对盐源—宁蒗及邻区的区域剩余重力分布特征的分析,将盐源—宁蒗及邻区在平面上分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结合地表地质情况,将最有利于油气资源开发的Ⅳ区采用Parker界面反演对其基底起伏进行反演,进一步将其细分为8个子区。综合分析8个子区基底起伏情况、重力剖面反演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反演,推测该区为康滇古陆西侧、北东走向的向斜构造;向斜南东翼和金河 箐河断裂之间存在的背斜构造,为有利的油气勘探构造,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球地壳模型CRUST1.0提供的地壳密度、厚度等分层信息,计算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各分层引起的重力异常,并累加获取总体布格重力异常,最后与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获得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大部分区域基本一致,布格重力异常变化在-600~20mGal之间,少数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CRUST1.0模型的精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 1.0),统计分析了2003~2007年16种地震科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等被引指标和较高频次被引论文。同时对期刊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办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