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0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806篇
测绘学   2071篇
大气科学   749篇
地球物理   568篇
地质学   1385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对弥散磁共振成像的核心内容——使用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弥散信息对完整弥散过程进行三维建模进行介绍.首先根据模型可描述纤维数量将其分为低角度分辨率和高角度分辨率弥散磁共振成像2类,然后根据建模所用弥散采样选择方式将高角度分辨率弥散磁共振成像分为多弥散角度方向模型、多弥散强度模型和综合弥散角度方向和强度模型3类并进行介绍,并对每个具体模型分别从模型设计、模型计算和模型优缺点3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2.
以CCMP(Cross—Calibrated,Multi—Platfoml)风场为驱动场,分别驱动目前国际先进的第3代海浪模式ww3(WAVEWATCH—III)、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对2010年9月发生在东中国海的台风“圆规”所致的台风浪进行数值模拟,就台风浪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两个海浪模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以CCMP风场分别驱动WW3、SWAN海浪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发生在东中国海的台风浪,风向与波向保持了大体一致,波高与风速的分布特征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2)综合相关系数、偏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来看,两个模式模拟的有效波高(SWH—Significant Wdve Height)都具有较高精度,SWAN模拟的SWH略低于观测值,WW3模拟的SWH与观测值更为接近;3)台风浪可给琉球群岛海域带来5m左右的大浪,台风浪进入东海后,波高、风速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当台风沿西北路径穿越朝鲜半岛时,受到半岛地形的巨大影响,风速和波高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53.
954.
突发性毒气泄漏事故的频繁发生对市民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有必要对常见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成灾模型进行探讨,以便从理论上指导应急部门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典型毒气泄漏扩散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地形因子对原有毒气泄漏扩散模型进行改进,使之适应三维地形下的危化品气体扩散模拟,并将模型与GIS集成可视化,分析比较了模型修正前后气体扩散浓度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DEM空间分辨率对毒气扩散浓度的分布影响,发现DEM空间分辨率对毒气浓度分布区域有一定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原因。结果表明,加入地形因子的高斯烟羽模型比之前没有考虑地形因子的高斯模型计算要更加精确,更贴近现实状况;同时,DEM分辨率对改进后的高斯烟羽模型的模拟影响较大,选择适当分辨率的DEM能帮助应急部门在短时间内模拟出真实可靠的浓度分布区域,对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NOAA-18(N)AVHRR/3数据,运用通用劈窗技术获得地表温度。首先,利用MODTRAN 4模拟不同地表和大气状况下热红外通道(Ch4,10.3~11.3μm和Ch5,11.5~12.5μm)的星上亮温,并建立模拟数据库。其次,按照地表温度、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地表比辐射率和观测天顶角,对模拟数据库分组,确定出各分组的通用劈窗算法系数。然后,将构建的地表温度反演模型应用到NOAA-18(N)AVHRR/3数据,模型所需的地表比辐射率由NDVI阈值法确定,大气可降水汽含量是利用Li等(2003)提出的一种劈窗的协方差与方差比的方法来估算。反演结果表明:在观测天顶角小于30°或者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小于3.5 g/cm2时,地表温度反演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0K;在观测天顶角小于45°并且大气可降水汽含量小于5.5g/cm2情况下,均方根误差小于1.5K。最后,利用美国通量站的实测数据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均方根误差小于1.8K。  相似文献   
956.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7.
综合运用四川省地震台网与紫坪铺水库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精确地测定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的震源位置与发震时刻.指出,对汶川地震这样的大地震精准定位,必须克服或尽量减少远台观测对地震精确定位的局限性、地壳介质模型的不完善性以及识别与检测初至波震相的不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反复试验,从上述台网中精心选取了方位分布均匀、具有近震源台站约束、直达P波震相确系由初始破裂辐射出的15个地震台的直达P波到时数据,反演得出精确度比区域性地震台网常规测定的精确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汶川大地震的定位结果,即:发震时刻(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27:57.59plusmn;0.03 s;震中位置:31.018deg;Nplusmn;0.3 km,103.365deg;Eplusmn;0.3 km;震源深度:15.5 kmplusmn;0.3 km.   相似文献   
958.
声波剖面方法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号发射频率,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地层剖面(图1),能够显示出沉积地层的结构与构造特征,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和活断层探查,经过在渤海湾活断层探测试验中证明声波方法对海域和沿海平原活断层时代判断十分有效,能够分辨小断距断层,资料连续性好,直观性强,探测工作效率高,适合于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海洋工程、核电站选址的等项目.  相似文献   
959.
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对断层活动的研究表明,与构造活动相关的热场和GPS数据得到的变形场密切相关.实验室对热场和变形场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解释其机理的重要基础.本实验室的新设备德国制冷型InfraTec-8800热像观测系统,热灵敏度提高至25 mK,通过平滑差值等数据处理方法,其温度分辨率可达5 mK;采样速率最高可达90 Hz;图像空间分辨率为5120640像素,每个像素对应于实际尺寸的0.35 mm.  相似文献   
960.
《地球》2012,(1):38-39
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 目前,在国土资源调查、监测、规划与管理中主要依赖于国外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尽管这些国外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有较高的图象质量以及优质的服务,但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