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61.
研究震灾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为降低灾害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新疆的喀什、乌鲁木齐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影响公众的临震心理、风险估计、地震知识水平、防震意愿及行为等震灾风险认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房屋结构、居住区危险性等;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风险认知因子形成正、负反馈链,其中收入水平影响了风险感知是否能转化为防减灾的积极行为.并在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2.
郑州市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郑州市地震地质、城建、市政、园林绿化、交通等基础资料,按照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分类统计研究,给出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分布现状,进行了人均可用面积的分析计算;依照《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要求进行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近期和远期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563.
谷琼  蔡之华  朱莉  王贤明 《地球科学》2010,35(2):311-316
针对岩爆现象发生的不均衡及发生机理受多因素影响的问题,在分析重取样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自适应选择近邻的混合重取样算法,并将其用于岩爆危险性预测.该方法结合过取样和欠取样方法的优势,改进了SMOTE过取样算法在产生合成样本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及只能复制生成数值属性的问题,新算法能根据实例样本集内部分布的真实特性,自适应调整近邻选择策略,对不同属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复制方法生成新的少数类实例,控制和提高合成样本的质量;并通过对合成之后的数据集,用改进的邻域清理方法进行适当程度欠取样,去掉多数类中的冗余实例和边界上的噪音数据,减少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均衡,从而,可有效地处理非均衡数据分类问题,提高分类器的性能.该算法在VCR采场岩爆实例上进行实验,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表明在工程实例岩爆危险性实例数据非均衡情况下实施混合重取样方案是可行的,预测准确率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采用该方法可找到岩爆发生的主控因素,为深部开采工程的合理设计与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4.
鉴于目前在灾区重建中的国际多元合作机制尚未成熟,以及以往研究过分强调国际援助中夹杂了援助方自身利益追求的因素,受此影响一部分受灾国对国际援助表现出消极态度等现状,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国际组织发表的一系列有关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后印度尼西亚灾区重建的文献资料,总结了此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多元合作援助行动在及时性、可信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多元化诸方面的特点,进而明确了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加强国际多元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是水电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应结合项目本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以云南省盘河口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确定评估区范围、评估重点的方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盘河口水电站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请类似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66.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long urged for the broadening of the refugee term, which remains identical since the 1951 Refugee Convention, despite strong evidence showing connections between forced mig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Even though the concept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fugees is not legally recognized, the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se definitions is increasing. Furthermore,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more specific subcategory of refugees began to be popularized: climate change refugees. A climate change refugee is any person who has been forced to leave their home, or their country, due to the effects of severe climate events, being forced to rebuild their lives in other places, despite the conditions to which they are subjected.  相似文献   
567.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定量分析,研究了该区霜雪灾害等级、阶段、时空变化、周期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霜雪灾害57次,其中轻度10次,中度43次,重度4次。灾害变化可分为1644-1733年、1734-1783年、1784-1833年、1834-1863年及1864-1912年等5个阶段。时间上,灾害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和初春;空间上,灾害主要分布在银川、中卫、平罗、永宁、盐池和定边,共6个地区。同时,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灾害存在着4个明显的发生周期,即3 a、6 a、27 a和58 a的周期。降雪或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至0℃以下是造成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霜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8.
应用NECP2.5°×2.5°的分析资料,对形成2008年1月12日到2月20日昭通市50年未遇的特重低温冰冻灾害性天气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分阶段进行了分析,表明:在较为稳定的高纬环流形势下,受对流层中低层低槽东移和地面云贵静止锋的持续影响,是造成昭通市持续性低温冰冻天气的原因,由南支槽与静止锋结合产生的强降雪天气过程形成的罕见雪灾,加重了持续性低温冰冻天气的影响。由于主要影响系统冷高压、高空槽、静止锋的强弱进退和系统配置的差别而造成天气表现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有所不同。另外,逆温层长时间维持和地面温度持续低于0℃是雨凇持续时间创历史记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9.
刘继鹏  周尚哲  李红兵 《热带地理》2006,26(4):314-318,328
从区域的视角,对泛珠三角区域水旱灾害经济损失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区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水灾和旱灾引起,水灾损失整体大于旱灾损失,但旱灾损失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洪涝与干旱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各省(区)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都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大对海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水旱灾害防治投入;加强区域内各省(区)防汛抗旱的协调与合作,协同应对区域性的灾害.  相似文献   
570.
Analyses of flood disasters were conducted using 1950–2001 data on the flood-damaged areas of cropland, the annual number of flood disasters and the direct economic losses in Xinjiang.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flood disasters in Xinjiang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since the mid-1980s. Results of a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on the cropland-flooded index time series revealed an abrupt change in the mid-1980s. The reason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changes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regional human activities, by correlating cropland-flooded area to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hree socio-economic parameters (population, cropland area and GDP).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flood-damaged area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eriods 1961–1998 and 1987–1998 were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1–1986.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flood-damaged area and the three human activity parameters, however, were relatively high for the whole period of 1961–1998, but generally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1961–1986 and 1987–1998 periods, separately. These suggest that the occurrence of flood disasters could be mainly induced by local human activities before the mid-1980s, and thereafter mainly by abnormal precipitation in Xinjiang.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record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and the frequency of rainstorm flood disasters increased since the 1980s. In addition, siltation of reservoirs and loss of flood control structures ar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of flood-damaged are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flood disasters in Xinjiang since the middle 1980s could be attributed, at least in part, to an increasing trend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