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6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2148篇
测绘学   531篇
大气科学   4100篇
地球物理   959篇
地质学   1812篇
海洋学   363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339篇
自然地理   146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516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对塔城盆地1998-1999年15个大降水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了T106产品700hPa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与塔城盆地大降水量级呈正相关,并给出了定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72.
本系统着重于T106数据预报产品的应用,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程,从气象卫星网上下发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取最优因子,建立了长治地区11个县市24h、48h降水预报多元回归方程。该系统采用VB5编程,建立了实时资料自动处理、分县客观定量降水预报自动制作、预报结果文本、图形输出等模块。该系统可直接挂接于MICAPS系统下,定时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预报结果输出图文并茂,可供预报员参考。  相似文献   
73.
1957-1996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台风活动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带来大量降水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在一些地区,台风降水甚至可以在总降水量中占很大比例。本文目的是研究那些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台风并重点关注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文中涉及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研究了影响中国台风的频率,结果表明台风影响的主要季节为5-11月,尤其以7-9月频繁;在过去40年中影响台风的频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第二,对台站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最大,而且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每年都受到台风的影响;另外,影响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台风降水在过去40年中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只有东北地区南部这种趋势是显著的。第三,对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个例降水总量和影响面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对台风造成的中国范围降水总量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显示台风降水总量在1957-1996年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4.
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全盛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经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地明显减小,显著的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的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的面积比降水量增加的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将本文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的华北的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5.
普查南疆1998-2000年3aGMS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共有192次云系影响南疆,分为5种类型,南疆云系出现的次数较少,常造成中弱以下降水天气,有云无降水的情况较多,并讨论了云系的TBB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冬季南疆阴雾天气在红外云图上其TBB值为-10℃的闭合中心。  相似文献   
76.
应用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两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吐鲁番1997-2000年山区人工增水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作业影响区内作业年份5-6月平均流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7.
用940 nm通道遥感水汽总量的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940 nm水汽弱吸收带和其附近窗区选取若干探测通道, 采取不同通道组合, 模拟计算通道反射率比值, 并建立了该比值与水汽含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用探空观测独立样本检验水汽含量模拟计算结果, 相对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78.
王兴国 《福建地质》2002,21(2):119-121
采用基准和基准转换模型的不同会导致GPS观测边长与坐标计算边长不一致。因此由GPS测量的WGS-84坐标系向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转换计算时,应尽可能选择参考点作对比分析。若满足精度要求,可采用全国精密参数作转换计算,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或达不到实测点的定位精度,可先将边长作高程异常改正,再对起算点作方位改正。  相似文献   
79.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对其中四个层序内碳酸盐岩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不同层序、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 C、δ180、N(87Sr/86Sr)值均有明显的差异,并具规律性变化,整体上反映出研究区中侏罗世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构造活动的演变,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定量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Vaunat  Jean  Leroueil  Serge 《Natural Hazards》2002,26(1):81-107
The paper first recalls briefly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assess landslide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in terms of predisposition, triggering andrevealing factors. This framework, that reflects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landslide, is based on the Geotechn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slope movements proposed by Vaunat et al. (1994) and Leroueil et al. (1996). The Geotechnical Characterisation can be schematized by a 3-D matrix having the following axes: types of movement; types ofmaterial; and the four stages of movement: pre-failure, failure, post-failure andreactivation. For each relevant element of this 3-D matrix, there is a characterisationsheet including: the controlling laws and parameters, the predisposition factors, thetriggering or aggravating factors, the revealing factor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movement. The paper focuses afterwards on the post-failure stage, which generallyis the most destructive, and on the mobility index. It is shown that this laterindex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product of sub-indice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brittlenessof the material, ability of the soil to develop pore pressures, geometry of the moving soil ma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rain. It is also shown how these aspects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Geotechn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slope movements. This seems to provide a rational basis for examining slope movements at the post-failure stage and assessing associated ris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