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835篇
地球物理   447篇
地质学   686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04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大气重力信号的理论计算及其检测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标准大气定律和大气圆柱体分布模型,本文引进了大气重力格林函数,用离散格积方法求得了大气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对台站高程、周围地形和地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说明台站近区气压变化是大气重力信号的主要贡献者,考虑大气质量负荷引起的弹性地球形变效应后,对距台站0.5°的区域积分获得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为-0.3603μGal/hPa,占全球大气变化引起的总信号的90%以上,这一理论模型结果与超导重力仪实测结果相吻合,并能较有效地用于消除重力观测中的气压干扰成分.  相似文献   
212.
Mean bulk densities of various samples of dry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sampled at different sites and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and weather situations range between 1.8 and more than 3 gm cm3.  相似文献   
213.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moke and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s and of wind velocity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mall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above Athens area (=37°58.3N, =23°43E,h=107 m) is examined.Between the above mentioned elements simple linear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linear correlation is attempted. This correlation is based on mean daily values of the elements, for the two-year period 1971–1972, for each month separately.From the above examination it has been ascertained that small ions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s smoke and/or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Also, small ions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s wind velocity increases.In addition, it was ascertained that sulfur dioxide contributes the least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ariance of small ions concentration, whilst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is made by smoke for the positive small ions or by wind velocity for the negative ones.  相似文献   
214.
This model concerns the analysis of Aurora initiated travelling pressure waves in an isothermal atmosphere. Electro-dynamic Lorentz Force associated with auroral electric current density during the periods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is invoked as a possible exciting source.The dispersion phenomena in auroral induced acoustic gravity modes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are examined and various cut-off frequencies analysed.Finally, an attempt is made to obtain a far field representation of the forced oscillations by means of Green's Function technique. Therefrom, the spectral amplitudes of the ground-level oscillations are computed. Incorporating various scaling factors, it is deduced that these amplitude component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recent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15.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time-spectra of small ion number density have been measured at ground level under different atmospheric stability conditions. The auto-correlation correlograms and the time-spectra imply a scale of fluctuations corresponding to 1 to 4 min. No cl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ndard deviations of small ion number density and micro-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re observed. Thus the results are not a support for 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 For the highest frequencies the slopes of the spectra seem to follow the –5/3-law fairly well and the frequencies of the peak values of individual spectra lnfS(f) increase when the atmosphere stability increases, which is valid for ordinary micro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216.
丘陵地区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数据获取率来分析和评价风廓线雷达的探测能力, 对通过2012年的风廓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获取率和信噪比都随季节变化, 夏季探测能力大于冬季。按照数据获取率达到80%的要求, 确定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无降雨天气有效探测高度为3 km, 并确定低模和高模最佳衔接高度为0.6 km, 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获取率。在无降雨天气, 信噪比随高度呈现对数函数单调递减的变化规律, 夏季信噪比的衰减程度比冬季大;在降雨天气, 信噪比随高度呈现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 其斜率范围在-10.44~-2.47之间, 而夏季信噪比的衰减程度比冬季小。  相似文献   
217.
一种风暴轴逐日监测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聪  朱伟军 《气象科学》2015,35(3):268-278
提出了一种风暴轴逐日监测的方法, 可以获得逐日的风暴轴变化情况。并且采用了动态阈值定义了新的风暴轴的强度和位置指数, 从而可以有效对比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风暴轴变化情况。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了监测结果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滤波结果都能表现出两个风暴轴主体, 但有位置上的差别。同时可以利用逐日检测的结果求得逐候、逐月的风暴轴监测结果。在不同高度的风暴轴中, 250~300 hPa高度的风暴轴强度最大, 850 hPa有极小值出现, 各层风暴轴强度呈现准正压结构。采用500 hPa高度场风暴轴监测结果做代表, 讨论了两大洋上各自的风暴轴偏强/偏弱、偏东/偏西、偏北/偏南时同期大气环流的500 hPa高度场和300 hPa纬向风场差异。  相似文献   
218.
张灵玲  谢倩  杨修群 《气象科学》2015,35(6):663-671
利用1958-2001年ERA-40再分析资料计算大气热源,统计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及其邻近海域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异的典型模态;利用线性斜压干模式,模拟了夏季大气对大气热源年代际异常的响应,揭示了大气热源年代际异常与1970s末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来亚洲及其邻近海域夏季整层大气热源变异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位相转换发生在1970s中后期,这与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时间一致;菲律宾附近海域和中国西南地区是与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热源异常关键区;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最直接地表现为这两个关键区热源异常的共同作用,而赤道中东太平洋、赤道印度洋大气热源增强则通过大气遥响应机制影响菲律宾附近海域低层大气环流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变异起相反的贡献。  相似文献   
219.
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模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低频模态是导致中高纬地区季节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加强低频模态动力机制的认识对于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中高纬大气低频环流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其动力机制的研究仍然是大气动力学中重点难点问题。本文简单回顾了激发维持低频模态的前两种机制,即:外源强迫、气流的纬向非均匀性对大气低频模态的影响。从观测事实和模式结果出发,着重介绍了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激发维持低频模态的第三种机制,且详细阐述了线性假设条件下,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本文最后针对瞬变波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研究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0.
欧亚土壤湿度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显著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44 a ERA40再分析资料的土壤湿度和大气环流变量场, 研究持续性的欧亚大陆土壤湿度异常对后期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反馈作用。首先,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去除ENSO遥相关及趋势影响后,分析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土壤湿度变率主要模态的季节变化特征,及相对应主分量时间序列显示的土壤湿度异常的衰减时间,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异常的主要模态在全年都表现出很好的连续性。其次,对不同季节的连续3个月的月平均土壤湿度和500 hPa高度场进行滞后最大协方差分析,研究欧亚地区中高纬度土壤湿度异常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线性耦合。第一最大协方差模态的结果表明:全年的主导信号是大气强迫土壤湿度的变化,但在冬季和夏季,大气中类似于负位相北极涛动的环流型与之前月份(最长达4个月)土壤湿度的持续变化显著相关。最后,基于土壤湿度变率中心的回归分析也证实了秋季和春季欧亚土壤湿度,特别是北非副热带,欧亚内陆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土壤湿度异常,分别与其后的冬季和夏季的大气环流显著相关。欧亚大陆土壤湿度异常超前大气环流的信号,将有助于改善冬季和夏季北半球季节气候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