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981篇
地球物理   530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17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王祥国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2004,30(12):39-43
继196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1994~1996年,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62.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峰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4,62(3):347-354
文中利用1970~2001年NCEP再分析500 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的天气学定义,采用客观统计方法检索出近32 a亚欧中高纬度392个阻塞高压个例,对其进行了气候学分析.结果表明,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频繁,10 d以下的过程占绝对多数,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45~70°N之间,纬向上可划分5个高发区,其中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东部阻高活动频次最高,同时,每个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应的阻高活跃区.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6月份,阻塞活动多发生在乌拉尔山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以双阻为主要形势;7月份,欧洲区和贝加尔湖地区的阻塞活动有所增多,尤其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增多明显,而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形势明显减少,鄂霍次克海地区的阻塞活动位置向北移动,多发生在60°N以北,双阻形势逐渐减弱,贝加尔湖地区的中阻形势有所增强.8月份,阻塞形势主要存在于贝加尔湖东西两区,中阻形势占据主导地位.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也很突出,且这种年际振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另外,研究表明亚洲北部的阻高活动多以稳定型为主,移动型阻高个例仅占6.6%.移动型阻高以起源于乌拉尔山地区最多,移距最长,生命期最长.偶极子类阻高多集中在贝加尔湖东部与乌拉尔山地区,约占该地区总阻高频次的62.0%和49.7%,平均生命期分别达到7 d/次和9 d/次以上.  相似文献   
63.
20 0 1~ 2 0 0 3年在北京实施了大气边界层动力、热力、化学综合观测试验 (BECAPEX ,BeijingCityAtmosphericPollutionObservationFieldExperiment) ,获取了北京城市大气动力和大气化学三维结构图像。综合观测试验分析研究发现 ,城市区域呈非均匀次生尺度热岛分布 ,并伴随着城市次生尺度环流 ,影响了局地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MODIS卫星遥感 地面观测资料经过变分分析 ,可发现北京城市空气污染与周边区域影响源有密切关系 ,并影响城市群落环境气候特征 ,导致该区域日照、雾日、低云量和能见度呈显著年代际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4.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是指从煤基质孔隙表面上解吸的煤层气运移到割理系统的主要过程。发生扩散的前提条件是气体浓度差的出现,衡量扩散能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是扩散系数。前者为由解吸速度、解吸气量和煤层气产量、井孔压力降等因素控制的动态参数,而后者为主要受扩散物质性质、扩散介质特征、扩散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孔隙结构形态等因素影响的静态参数。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量与煤层气浓度差和扩散系数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5.
时域瞬变场电磁场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凯军  李桐林 《世界地质》2004,23(3):301-305
模拟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理解地下介质响应的重要手段,直接应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对二维、三维瞬变场进行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反映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时域场量的齐次扩散方程,对所研究的空间区域作差分离散,源作为初始条件加入,采用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场量的数值结果,展现瞬变场在地下随时间扩散的全过程,对电磁场的瞬态响应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6.
针对吉林市铁合金厂排污口下游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研究江段,分段、分层取样。通过野外与室内实验,分析研宄了江水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对NH4^ 的纵向、横向、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污染物扩散可以瞬时完成,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能达到完全混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岸边排放污染物一般只在近岸扩散,污染范围一般也只在靠近排污口一带;随着离排污口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降低,横向变化率较纵向大。本研究为排污口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水质大涡模拟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基于弱可压缩流基础上的水质大涡模拟数学模型及污染物质扩散系数与平均运动的关系。数值计算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预测校正法,固壁边界条件采用"部分滑移条件"。并应用该模型对重庆嘉陵江、长江两江交汇段的流场,污染物质浓度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研究表明,横向扩散与流动状态有关,当支流流量相对较小时,横向扩散较弱,形成岸边污染带,当支流流量相对较大时,横向扩散较强,污染带向江心移动。  相似文献   
68.
This paper outlines an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on rec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atmospheric contamination on the high Arctic archipelago of Svalbard (76°30′N–80°30′N). It describes the rationale and aims of the project and summarises the location, climate, geology, vegetation, and land-use of Svalbard.  相似文献   
69.
郑州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郑州出现的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及稳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涡和NW气流形势下存在着低层升温、高层降温机制,使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当测站高低空温差或温度平流差达到一定量值,且近地层存在辐合系统时,易出现强对流; SW气流或高压控制时,大气高温高湿,具有较强不稳定能量,若850 hPa或地面出现辐合系统时,易产生强对流;地面湿度连续数天加大或保持在某一值域,其上空温湿24 h变化呈上趋冷下趋暖或上趋干下趋湿并达到一定量值,预示强对流的发生;700~500 hPa湿度明显减小,24 h温度露点差加大4 ℃以上,或近地层θse≥350K,中低层Δθse≥26 K,θse小值位于700 hPa或500 hPa,其厚度≥2000 m,易出现强雷雨大风; 700 hPa以下t-td≤4.3 ℃,或连续4天850 hPa t-td≤7 ℃、700 hPa t-td≤5 ℃、500 hPa t-td≤9 ℃,PW≥12,可预示短时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70.
The retreat of valley glaciers has a dramatic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glaciated valleys and exerts a prolonged influence on the subsequent fluvial sediment transport regime. We hav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an idealized glaciated valley during the period following retreat of ice using a numerical model. The model incorporates a stochastic process to represent deep‐seated landsliding, non‐linear diffusion to represent shallow landsliding and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Bagnold relation to represent fluvial sediment transport. It was calibrated using field data from several recent surveys with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We present ensemble model results and compare them with results from a deterministic linear‐diffusion model to show that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landslides is necessary to reproduce the morphology and channel network structure of a typical postglacial valley. Our model predicts a rapid rate of fluvial sediment transport following deglaciation with a subsequent gradual decline, similar to that inferred for Holocene time. We also describe how changes in the model parameters affect the estimated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the paraglacial sediment pulse.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