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8篇
  免费   2700篇
  国内免费   3376篇
测绘学   983篇
大气科学   1174篇
地球物理   2038篇
地质学   9442篇
海洋学   111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082篇
自然地理   254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800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706篇
  2015年   757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47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北京市土壤Hg污染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土壤Hg异常/污染是中国普遍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对北京市近1000km2范围内的地表土壤、壤中气、大气干湿沉降、大气颗粒物、大气中的Hg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北京地表土壤Hg平均含量为0.41mg/kg,大气干湿沉降物中的Hg平均含量为0.194mg/kg,壤中气Hg的平均含量为559.65ng/m3,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g含量分别为0.59和0.67ng/m3,大气中的Hg平均含量为3.13ng/m3。北京市自2000年起实现了由燃煤转变为燃气的减排措施,导致干湿沉降物中的Hg沉降通量显著减少,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g的沉降通量1.837mg·m-2·a-1,北京市城区(近1000km2)Hg全年沉降为1837kg,空气中总Hg浓度由1998年的8.3~24.7ng/m3下降到2006年的3.13ng/m3,大气颗粒物中Hg含量由2003年的1.18ng/m3下降到2006年的0.59ng/m3(PM10)和0.67ng/m3(PM2.5),表明北京市煤改气减排措施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土壤中Hg的存在形式研究,发现土壤中有硫化物(辰砂)及各种Hg盐(HgCl2)的含Hg矿物,Hg也可以各种吸附方式或壤中气方式存在。研究证实北京壤中气Hg与大气Hg存在显著的相关性(n=131,R=0.267,p<0.01),表明壤中气Hg是大气Hg的重要来源之一。利用2005年地表土壤总Hg与Hg释放速率的线性方程估算,土壤Hg平均释放速率为102.42ng·m-2·h-1,2005年土壤释放进大气的Hg通量为936.70kg。在查明土壤中存在大量辰砂矿物的同时,还分布有大量具有高温熔融特征的金属微球粒和玻璃质微球粒,证明燃煤和冶金烟尘是地表土壤Hg的主要来源。土壤中Hg、S、pH和辰砂颗粒浓度在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表明,碱性条件下,土壤中高含量的S和Hg是辰砂形成的重要原因。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北京市I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面积为176km2,Ⅱ级为808km2,Ⅲ级为24km2,超Ⅲ为36km2。Ⅲ级、超Ⅲ级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城南(长安街为界)大气Hg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城北,在北四、北五环之间的部分地区,大气颗粒Hg的环境质量为Ⅲ级或超Ⅲ级。在地表土壤Hg含量较高的中心城区,居民每天因呼吸摄入的Hg高达364ng,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每年实现10%节能减排的目标,对北京市未来50年土壤Hg含量的时空演变趋势预测,预测2050年北京因干湿沉降带来的Hg输入量为16.03kg,地表土壤释放Hg的输出量为37.36kg,明显大于Hg的输入通量,土壤Hg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预测到2040年Ⅲ级土壤Hg环境质量的区域将完全消失,到2060年以Ⅰ级土壤为主。  相似文献   
152.
论文研究了成都经济区天降水和下渗水中元素含量、在农田耕层中的输入输出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雨水中含有大量SO2-4、NO-3等酸性物质,雨水中SO2-4 >NO-3>Cl-.雨水中Ca2 和NH 4含量最高,且NH 4>Ca2 >K >Na >Mg2 .雨水的pH与阴、阳离子摩尔浓度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下渗水中以Ca2 为主要阳离子,且Ca2 >Na >Mg2 >K >NH 4;HCO-3为主要阴离子,且HCO-3>NO-3>SO2-4>Cl->F-,下渗水pH与阳、阴离子摩尔浓度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地区雨水中Pb>As>Cd>Se>Hg,下渗水中Pb>As>Se>Cd>Hg,因此,Cd、Pb、Se和Hg等元素累积在耕层中,而As则被下渗水携带迁移出耕层进入地下水.由降雨输入土壤中的Cd通量均大于下渗水输出Cd的通量,局部地区As下渗通量高于雨水输入通量的5.45~13.16倍.土壤中元素的下渗比与土壤质地、pH有关.  相似文献   
153.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塔里木盆地加里东期和海西两期构造运动为背景,结合现有的岩心、露头、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对巴楚组可识别出早期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期的渴湖沉积和盐湖沉积,以及晚期的咸化溻湖沉积。本文分别从横向上和纵向上对塔河地区巴楚组沉积演化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巴楚组构造运动与沉积响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的下石炭统巴楚组的进一步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4.
湖南煤炭坝矿区岩溶水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坝矿区是全国闻名的大水矿区,矿区最大涌水量已超过12000m^3/h,年排水费用达1.2亿元,吨煤成本达150元,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在详细论述煤炭坝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思路,治理方法,并进行了效益预测。对矿区防治水患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不整合面及其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整合及其性质和强度的确定对理解克拉玛依至百口泉地区构造变形历史和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研究显示,该区二叠纪至中生代地层中存在多个不整合面,且多为构造运动的反映。其中对克-百地区构造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四期,其一发生在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沉积后,主要表现为冲断掀斜运动,使其前的二叠纪沉积向南东方向掀斜抬升,遭受剥蚀;其二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对克百断裂上盘大侏罗沟断层至百口泉段的构造有重要影响;其三发生在中侏罗世末,该期构造运动在克百断裂带及其上盘表现最为清楚,以冲断为主,局部地区有褶皱现象;其四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表现为掀斜运动,褶皱和断裂作用相对较弱。克-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变形的差异性与构造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6.
浅谈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西部测图工程中,结合两年的野外测绘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的有效管理模式,为西部测图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使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157.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城市建筑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与城市建筑物日益增多,及时获取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等相关指标,有利于城市居住环境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还可为交通与通讯等科学规划提供参考.随着高分辨率影像应用的日益推广以及信息提取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城市建筑物及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等指标与传统手段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高分辨率城市建筑物提取及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高分辨率影像城市建筑物研究系统化、促进城市遥感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绘制了每个沉积阶段的沉积相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形成的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加之良好的油源供给,为后期成藏创造了条件。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与沉积中期发育的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油藏发育条件。总结了该区隐蔽油藏成藏的4种模式,确定留西地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60.
北京市有机氯农药填图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个样/km2的密度、1个分析组合样/16km2的方法,对北京市784km2范围内的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大气颗粒物中HCH、DDT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机氯农药填图.查明2000年北京市地表土壤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11.83ng/g、108.99±301.90ng/g.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平均含量分别为10.09±9.60ng/g、12.99±13.51ng/g,HCH和DDT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996.57±939.96g/a·km2、1291.53±1342.28g/a·km2.2006年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CH含量分别为0.294±0.205ng/m3和0.217±0.137ng/m3,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7±1.301ng/m3和0.522±0.773ng/m3,显著高于2002-2003年度大气颗粒物中HCH(PM100.01786ng/m3,PM250.01731ng/m3)和DDT(PM100.01672ng/m3,PM2.50.02353ng/m3)的含量,表明北京市或周边地区仍在使用含HCH和DDT化学成分的农药.以2000年北京地表土壤和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含量为基础,对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时空演变的预测显示,即使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沉降通量每年以5%的速率递减,到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环境质量仍不能显著改善,而控制和削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含HCH和DDT成分农药的使用将是改善北京地表土壤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