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4篇
  免费   4138篇
  国内免费   5379篇
测绘学   1587篇
大气科学   15263篇
地球物理   2331篇
地质学   5608篇
海洋学   1406篇
天文学   294篇
综合类   1129篇
自然地理   1893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818篇
  2014年   1340篇
  2013年   1089篇
  2012年   1251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348篇
  2008年   1417篇
  2007年   1423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250篇
  2004年   1131篇
  2003年   1188篇
  2002年   1083篇
  2001年   1108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615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502篇
  1994年   447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41年   5篇
  1938年   5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历史资料客观分析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小琴 《海洋预报》1997,14(4):73-78
历史资料客观分析数据库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一子课题,用了五年的时间研制并完成。它可以为海洋环境预报及预报模式研究服务,提高了海洋预报、特别是灾害性海况(海浪、风暴潮、海冰)预报的水平,它是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历史资料客观分析数据库的概况及研制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32.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基础、前提和保证。海洋经济是赣榆县的显著特色、比较优势和发展的潜力所在。随着海洋捕捞形势的日趋严峻,潮上带及滩涂资源开发潜力的日趋减少,如何进一步挖掘新的优势资源,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目前全县海洋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沿海地区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沿海资源优势,当前重点是通过发展海水养殖业尤其是浅海养殖业,来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从而为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笔者通过调查与分析,就当前赣榆县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今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出路和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4.
135.
黄海北部降水中氟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峻  王剑  吕翔  张经 《海洋科学》1993,17(3):43-47
1988~1992年连续采集了黄海西北部的大气降水,分析样品中的氟而得到的80多个数据显示出大气降水中氟的平均浓度低于中国北方主要河流的氟平均浓度。在冬季,氟的浓度较其他季节高,这可能和降雨量减少以及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还难以估算出人为因素对氟在降水中化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数据显示出人口密集地区降水中氟的浓度明显高于人口稀疏的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引入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并尝试用于海洋资料处理。根据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洋站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试验。用SHARP—PC—1211袖珍计算机进行计算,并将资料处理的结果与传统的过程曲线法订正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样条函数拟合更好。作者认为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是可行的,在处理海洋资料时间序列中是有效的。在有温跃层的地方,如何应用,本文也给出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7.
李建生 《海洋科学》1994,18(3):68-71
1海平面变化特征1.1全新世中期海侵根据地层中所含硅藻属种雷州半岛海康南田乡一15m钻孔岩芯,含有丰富的硅藻,主要属种是①: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Ehr)Kutz)、范氏回箱藻(Pyxiclicula weyprechtiiGrun)、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striata(Kutz)Grun)、流水双菱藻(SurirellafluminensisGrun)。上述硅藻主要是海相生活属种,今日南田乡已距离海岸线5km。徐闻海安西侧一18.5m钻孔岩芯中的硅藻除上述属…  相似文献   
138.
长江口水域的水系组成和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台湾暖流、气旋型涡旋和32°N附近的上升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长江口水域提供了丰富的磷酸盐,并且均以不同的时间、方式和强度提供磷酸盐。长江口的浅海区南侧有上升流出现,这可由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数据予以证实。这样,展示了整个长江河口区水域磷酸盐的输送过程,为研究长江河口区磷酸盐的分布成因和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9.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中 ,充分认识古冲沟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本文利用东营北部凸起带的地质、钻井、航磁和地震等资料 ,对古冲沟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和古冲沟储层预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以及GDAS资料,对2021年10月2-7日山西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乌拉尔山低槽后部冷空气扩散,中纬度短波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持续交汇,同时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强烈上升运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稳定维持,及低层水汽不断输送并形成辐合,为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此次强降水过程分为对流性降水和稳定性降水2个阶段,2阶段水汽输送通道的源地、路径、高度均有明显差异,但水汽输送贡献率均以对流层中低层山西南侧的水汽输送占主导地位。降水开始前,对流层中上层存在对称不稳定,大气可降水量明显跃增;对流性降水阶段,干空气不断入侵,对流不稳定快速建立与释放,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辐合区与强上升气流配合,导致山西出现强对流天气。地形的阻挡、抬升及地形收缩作用,对局地极端强降水具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