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688篇
大气科学   266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夜光遥感影像记录的城市灯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已广泛应用于城市信息提取。珞珈一号作为新一代夜光遥感数据源,比以往的夜光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城市建成区范围和内部结构。本文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通过人类居住指数(human settlement index, HSI)、植被覆盖和建筑共同校正的城市夜光指数(vegetation and build adjusted nighttime light urban index, VBANUI)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监督分类3种方法对长春市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并与利用NPP/VIIRS(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夜光遥感影像、采用同样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VBANUI提高了传统植被覆盖校正的城市夜光指数(vegetation adjusted nighttime light urban index, VANUI)的提取精度,使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通过VBANUI提取的城市建成区结果最优,其Kappa系数为0.80,总体分类精度为90.74%;使用珞珈一号和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通过HSI按最佳阈值提取城市建成区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5和0.72,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8.27%和86.54%;复合数据的SVM监督分类法中Landsat-NDBI、Landsat-NDBI-VIIRS、Landsat-NDBI-LJ和Landsat-NDBI-LJlog的Kappa系数分别为0.602、0.627、0.643和0.681,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1.11%、81.52%、82.25%和84.48%。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下,均为使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的结果优于使用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的结果,证明相比于NPP/VIIRS夜光遥感影像,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更适用于城市尺度的建成区范围提取。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决带电作业时手臂末端输出力的准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信号)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实现对手臂末端施力的评估方法.通过手握机械手臂末端的手柄,做往复推拉运动,记录此时手柄处的力传感器的数据F,同时利用3组肌电信号传感器同步采集手臂的肌电信号.将肌电信号提取特征后,与力F组合成样本集合S,在样本集合中随机抽取50%的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分别训练BP神经网络、GRNN神经网络以及SVR神经网络.最后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整个样本集中的力F进行预测,并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SVR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其均方根误差为3.074 0,相关系数为0.951 7.  相似文献   
73.
ADiagnosticStudyofExplosiveDevelopmentofExtratropicalCycloneoverEastAsiaandWestPacificOcean¥JiaYiqin(贾逸勤)andZhaoSixiong(赵思雄)(...  相似文献   
74.
李植斌 《热带地理》1994,14(4):364-371
本文从含水地层、构造、地貌等方面阐明了湖南省岩溶水的富集特征,对其埋藏条件、时空变化、水化学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把岩溶水资源分为湘西北、湘中和湘南三大岩溶水资源区,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原理及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电磁直接探测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基本原理和解释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管线位置和深度、并给出探测结果可信度的向量交绘法。现场提供高可信度的结果;对管线探测仪器设备及应用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6.
云南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结构要素及组合、位移分布等情况。同时依据位错资料对破裂带的应力活动及断裂两盘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张性,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5°—10°E。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总体方向为N55°W左右,断层运动的滑移角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用栅格数据进行图形叠置分析的方法,提出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链拓扑法、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以及叠置评价结果的类型格网合并的边界跟踪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栅格图形数据叠置分析方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古地磁多磁成分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古地磁的研究中,如何从复杂多样的退磁数据中获取能够代表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磁场方向的原生剩磁组分,是关系到古地磁数据是否可靠、古地磁结果是否令人信服的根本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退磁数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获取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的原生剩磁方向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多磁成分分离技术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重磁化大圆的极和线性坳陷区内退磁平面的极的最佳拟合大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提出了综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谱分析法、重磁化圆法以及退磁平面及重磁化大圆的二次拟合法,对来自同源磁化的一组样品进行系统分析,以获取一组样品的特征剩磁方向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79.
硬玉位错滑移系及流变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岩石学报》1994,10(3):317-322
本文所研究的硬玉采自Sesia-Lanzo带(阿尔卑斯意大利段)。该带经历了高压低温榴辉岩相变质,其变质温压为550℃~600℃,1.5~1.6GPa。应用透射电子镜精细研究硬玉单晶的位错特征尚属首次,研究结果表明经天然变形的硬玉单晶中,发育有大量自由位错、位错壁、亚晶粒。自由位错密度大约为1×108/cm2,以刃型位错为主,也发育有少量螺位错。刃位错的伯氏矢量b为[001]和[110](b=7.16A;1/2(a+b)=6.6A)。  相似文献   
80.
Vector-raster conversion is one of the classic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he algorithms commonly used in GIS are devoted to maintaining the vector polygons' shape characteristics, but neglect the gain and loss of a polygon's area, which is another important attribut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qual-area conversion model based on an area compensation optimizatio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among polygons and boundary grids, a neighborhood compensation principle was adopted to assign the attributes of boundary grids and a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minimize area distortion in the whole data set. Two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algorithm not only guaranteed the area error is as small as possible,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 as being adaptive to polygon shape and spati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