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1篇
  免费   2453篇
  国内免费   4837篇
测绘学   494篇
大气科学   4719篇
地球物理   1908篇
地质学   5600篇
海洋学   3009篇
天文学   5305篇
综合类   791篇
自然地理   143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1067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1120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444篇
  2007年   1364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144篇
  2004年   986篇
  2003年   858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579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1篇
  1954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In this pape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ning strokes and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factors.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strokes in lightning process is mainlydecided b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t altitude with the residual instability of 5℃(T_r).The instabilityshould also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strokc in lightning process.A forecasting equation of stroke in light-ning process has been deduced and two interesting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城郊近地层湍流实验观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苏红兵  洪钟祥 《大气科学》1994,18(6):739-750
本文利用两台FA-11超声风速温度仪于1992年3月到4月间在北京325 m气象观测塔47 m和120 m两个高度观测到的风速三个正交分量以及声虚温的湍流脉动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城郊粗糙下垫面近地层湍流特征量及其日变化,无量纲垂直速度和声虚温的方差随稳定度的变化,风速分量和温度的归一化湍流能谱以及动量和热通量的互谱及其随稳定度的变化。并且与平坦均一下垫面近地层湍流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4.
金向泽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94,18(Z1):769-779
本文是用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模拟温盐环流在全球增暖事件中作用的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为了建立一个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我们首先根据Wright和Stoker等人的设计复制出一个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在内的二维温盐环流模式,从等温、等盐和无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在给定的年平均海表强迫下将模式积分了4000年,模拟出了和原作相似的温盐环流。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北太平洋而言,北大西洋北部的高盐、低温特点(后者是由两大洋在地理上的差别决定的)是形成当代温盐环流的主要原因;从与温盐环流相联系的海表热通量来看,北大西洋北部是向大气提供热量的主要源地;模式温盐环流对于海表盐度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纬圈平均的二维模式而言,要想模拟出合理的温盐环流就必须人为地提高北大西洋北部的海表盐度,文章分析了这种作法的物理根据;模式中的对流过程对于温盐环流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对比有无季节循环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温度场的明显的季节变化只出现在模式的最上面两层,但由于引进季节循环后冬季高纬海洋的对流活动加强,后者直接影响到温盐环流,使更多的深海热量上传并向大气释放。这是使海洋温跃层得以保持合理.厚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高精度锥体棱镜的“自差法”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达安  林银森 《测绘学报》1994,23(3):216-221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差法”检测高精度锥体棱镜的新方法,阐述检测原理与装置,建立检测角度和面形误差的定量判据,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实践表明,“自差法”检测技术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快速准确和简便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6.
从求解柱坐标内亥姆霍兹方程出发,导出了类透镜介质传导模的特征参量、场分布状态及传播常数,求出了入射激光束和导模之间的耦合系数,并讨论了它们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用二维非静力完全弹性的中-γ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移动性热岛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试验中,热岛移速取为4m·s^-1,热岛强度取△θg=60K和30K两种。△θg=60K时,在热岛后方出现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并形成了水平尺度为3-5km的局地环流,最大上升速度100cm·s^-1,出现在低层300-400m高度;△θg=30K时,移动热岛的边界效应比前大为减弱,且不再出现闭合的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998.
北半球冬季遥相关型环流异常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951-1985年间北半球冬季700,500,1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分析了Wallace等提出的5个遥相关型所对应的环流异常和它们的性质,发现它们在对流层中下部是相当正压结构,在对流层上部减弱消失,某些遥相关型(如EU,PNA)环流异常存在明显;主要遥相关型环流异常的持续时间约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999.
经圈环流对定常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缪锦海 《气象学报》1994,52(4):424-432
在一般斜压大气中,基本气流中包含经圈环流时,定常波传播不仅能穿过东风带,而且明显增强。在基流含有经圈环流的情况下,北半球中纬度地形强迫可引起低纬大气的显著响应,这表明经圈环流在中低纬定常响应的相互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半球中纬度热力强迫可产生类似北半球夏季季风环流的波列分布,这说明经圈环流在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赤道东太平洋加热强迫情况下,在冬半球可引起PNA型的定常波传播波列,而在夏半球却没有明显的PNA特征。这表明经圈环流对冬、夏半球的定常波传播路径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1993年北半球环流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桂英 《气象》1994,20(4):23-26
1993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表现为:500hPa副产持续加强西伸,位置偏南;亚洲中纬度春,夏经向环流发展,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稳定;西藏高原500hPa位势高度持续偏高,印缅槽持续偏弱;100hPa位势高度场低纬持续偏高,中,高纬持续偏低,夏季南亚高压位置异常偏高。热带海洋出现明显异常,一次新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热带海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