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4篇
  免费   2074篇
  国内免费   3365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5733篇
地球物理   1088篇
地质学   2930篇
海洋学   755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119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406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High-resolution 230Th/234U ages and δ18O and δ13C compositions of speleothems in Ma’ale Efrayim Cave located to the eas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idge of Israel enable us to examine the nature of the rain shadow aridity during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intervals. Speleothem growth occurred during marine glacial isotopic periods, with no growth during the two last marine isotope interglacial intervals and during the peak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This contrasts with speleothem growth in caves located on the western flank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idg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miarid climatic zone, which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last 240,000 yr. Thus, during glacial periods water reached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idge. A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day rain and cave water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amounts at the Ma’ale Efrayim Cave site with those on the western flank shows that evaporation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on the eastern flank are major influences 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the lack of rainfall. The δ18O and δ13C profiles of the speleothems deposited between 67,000 and 25,000 yr B.P. match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isotopic profiles of Soreq Cave speleothems, suggesting a similar sourc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and similar climatic conditions. Thus, during glacial periods the desert boundary effectively migrated further south or east from its present-day location on the eastern flank, whereas interglacial periods appear to have been similar to the present, with the desert boundary at the same position. The decrease in overall temperature and a consequent reduction in the evaporation to precipitation ratios on the eastern flank are viewed as the major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decay of the rain shadow effect during glacial periods.  相似文献   
152.
甘肃省1994~2001年极端干旱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甘肃省80站月降水量资料,对1994—2001年连续8a极端干旱气候持续时间、空间分布、干旱影响程度、相似年等进行研究。得出1995年、1997年、2000年是近8a中干旱量严重年,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3.
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PREC/L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研究了1948-2001年全球陆地6-8月降水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该时段内,6-8月降水量较大的区域是全球几个主要的季风区,而且季风区的降水均方差较大;全球陆地6-8月降水量以负趋势为主要特征,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区域是热带非洲,中国的淮河以北,俄罗斯的东部,中、西西伯利亚,朝鲜,南亚等8个区域;降水量增加的区域是加拿大北部、格陵兰中部等4个区域;全球36个纬度带中共有12个纬度带6-8月降水量趋势变化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的Monte Carlo检验,但是只有1个纬度带(65~60°S)是正趋势.全球陆地6-8月降水量正趋势的范围是很小的.初步探讨了ENSO与全球陆地6-8月降水量趋势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广西异常暴雨天气事件之异常指数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安宁  陈业国  吴兴国 《气象》2003,29(1):46-48
对广西异常暴雨天气事件之“异常指数”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暴雨天气事件中过程日最大暴雨范围,过程持续时间,过程强降雨,特强降雨发生范围等四项异常分指数,然后统计同一过程分指数之和,得总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出了4-10月各月广西异常暴雨天气事件。  相似文献   
155.
“2002.6.30”滇中低涡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荣芬  鲁亚斌 《气象》2003,29(2):29-3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GMS卫星云图,3830—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30日发生于滇中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发现暴雨过程由中低层低涡切变造成,暴雨区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对应,并伴有高能高湿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有中尺度低涡云团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暴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中尺度系统,如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气旋、逆风区等,具有典型的对流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6.
用MM5模式Reisner霰方案对华南暴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晶  王鹏云 《气象》2003,29(4):10-13
利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1998年6月8~9日华南暴雨进行了模拟,用Re—isner在方案模拟了可分辨尺度降水,详细分析了暴雨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Re—isner在方案对华南暴雨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在降水最大时段,霰和云水是形成雨水的主要来源,云水的碰冻是产生霰的主要微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7.
艾子 《气象》2003,29(4):24-27
2002年春末夏初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1~12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纬度地区纬向环流盛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欧亚地区夏季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从西到东呈现为“ - ”分布形式,贝加尔湖地区为正距平中心,7月在贝加尔湖地区出现典型阻高;东亚夏季风偏强,南亚夏季风及热带对流指数偏弱;夏季赤道辐合带偏弱等。在上述大气环流的影响下,我国的天气气候发生了异常。  相似文献   
158.
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等级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建元  徐永和  丁建武  石燕 《气象》2003,29(4):40-43
结合南方对流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点,在人影作业判据各项分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性判据,为基层人影作业提供操作性较强的人影作业指标。通过2001年作业试验,将作业等级结论与积云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降水进行分析,验征了人影作业等级预报的可行性,这对于对流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9.
2002年6月9日汉中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俊辉  徐愫莲 《气象》2003,29(4):53-55
通过分析2002年6月8~9日汉中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表明热力、水汽条件在降水开始前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空的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狭窄的同一地区,是产生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0.
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汛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周雨华  毛亮  何正阳  姚蓉  居晶琳 《气象》2003,29(11):41-44
为了解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总结了欧洲中心、华盛顿、日本及中央气象台天气在线网站德国数值预报模式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产品和降水预报产品在湖南省2002年几次典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在2002年湖南省中短期暴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