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69篇
  免费   5057篇
  国内免费   5198篇
测绘学   12507篇
大气科学   2764篇
地球物理   5242篇
地质学   11649篇
海洋学   3149篇
天文学   806篇
综合类   3562篇
自然地理   8445篇
  2024年   476篇
  2023年   1659篇
  2022年   1895篇
  2021年   2186篇
  2020年   1551篇
  2019年   2144篇
  2018年   1553篇
  2017年   1631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1887篇
  2014年   2650篇
  2013年   2029篇
  2012年   2263篇
  2011年   2250篇
  2010年   2030篇
  2009年   2097篇
  2008年   2142篇
  2007年   1814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527篇
  2004年   1419篇
  2003年   1416篇
  2002年   1294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825篇
  1999年   649篇
  1998年   604篇
  1997年   535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527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11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A Note on Soil Structure Resistance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natural normally-consolidated marine soils are generally subjected to the effects of soil structu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theory stud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t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gradually disappears with increasing stress level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In this study,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this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can not explain the strength behavior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with a normally-consolidated stress history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rength behavior. In the preyield state, the undrained strength of natural marine deposits is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 one developed by the applied stress and the other developed by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beyond the consolidation yield stress, the strength behavior is independent of the resistance of soi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2.
我们将浓度和压力作为一个函数得到冰和含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波速度。同以往以简单的慢度和平均模量及双相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不同,我们使用了Biot类型的三相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二种固体(颗粒和冰或笼形物)和一种液体(水)的存在,以及一个含气和水的多孔隙基质。对于固体的Berea砂岩,低于0℃时的纵波理论估计值过低,在含有冰-颗粒相互作用和颗粒胶结时与实验数据产生了好的吻合。严格地讲,水的比例与温度紧密相关。假定已知孔隙的平均半径和标准偏差,那么在一给定温度下的波速拟合就能对整个温度范围的速度进行预测。通过一个粘弹性的单相结构模型来计算反射系数。本文的分析是针对游离气带的顶部(位于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层下)和底部(上履于饱含水的沉积层)进行的。如果似海底反射仅仅是由于胶结气体水合物与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分界面造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一定的气体饱和度下,很难估算低浓度情况下气体水合物数量。然而,水合物的高、低浓度还是可以区分的,因为它们分别呈现正和负的异常;(2)游离气和饱和度可以从反射振幅中而不是从异常类型中获取;(3)P波转化为S波的反射系数是指示高含量的气体水合物和游离气一个较好指示。另一方面,对于未胶结的沉积物,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曲线总是为正。  相似文献   
113.
青岛市大气污染时间序列分析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青岛市大气污染监测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建立多种预报模型 ,有原序列周期外延法、均生函数周期外延法、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法以及自回归预报法等 ,最后提出一种综合预报模型。连续预报试验表明 ,综合预报模型优于任何个别预报模型 ,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利用马尔可夫概型对污染状态 (轻、中、重 )进行了分级预报试验 ,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由青岛海洋大学牵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参加并共同完成的“中国沿海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得重要成果。 该项成果是以青岛海洋大学陈宗镛教授为首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5.
黄小苑 《海洋测绘》2003,23(2):29-32
简要分析了海图信息系统的流程、系统结构,提出了海图信息系统在海事管理、航海保障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具体应用中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6.
以我国第一座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工程实例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桶形基础稳定性分析。平台在波浪、风等荷载作用下,其稳定性不仅与平台的整体结构有关,而且与桶形基础及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相关。在计算中,利用薄层摩擦单元模拟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桶形基础采油平台在设计条件下运行是较为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7.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海洋渔业空间分布研究——以东海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海洋渔业多年来生产实践所表明的海洋渔场与海洋水文要素密切相关性,将研究区的遥感融合信息与生产数据进行GIS空间配准,同时建立了诸多要素数据的空间聚类模式,利用该模式提取了水文信息和中心渔场信息相关联的空间分布规律的隐伏信息,由此阐述了实现海洋渔业现代化,应用空间遥感融合信息和GIS支持下指导海洋渔业生产的渔情预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针对赤道海域茎柔鱼特定种群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茎柔鱼生物学数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557 g;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 °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分别利用1999年秋季和2000年夏季胶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和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确定了20余个参数的量值.  相似文献   
120.
Ecopath with Ecosim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上的水体为人类提供着无法计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相应的生态价值。然而,水生生态系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捕捞和环境压力。为更好地分析人类以及自然扰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许多研究种群结构和动态的模型软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