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60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4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中国西南地区河流水文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南地区的山区、冰川—森林混合带和喀斯特等3种地貌类型的河流,从径流形成机理的角度对洪水过程与水量及其变化等特性作分析。  相似文献   
962.
乔建平 《山地学报》1999,17(3):284-287
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培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型齐全。该国政府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使山地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该文主要介绍瑞士从事从地灾害研究的机构手段、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63.
长白山火山活动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中新世以来,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多次喷发并造成严重灾害的火山,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性的活动火山,文章主要阐述了全新世和近代火山活动及其喷发物,并对火山的现代活动与未来火山活动及其灾害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964.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49  
结合近15年来在岷江上游退化山地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和提出了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恰当空间尺度,合理目标,恢复和重建的策略,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5.
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陈国阶 《山地学报》1999,17(1):16-21
我国贫困山区在脱贫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需接受下列的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态势,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全国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山区本身发展的新高度。因此,贫困山区发展战备的制定要有新的思维,不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市场配置资源代替资源配置市场,挑战买方市场,创立名牌;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在产业发展上,农业的方向是实现产业化;工业发展应以特色和效益为出发点,提高第  相似文献   
966.
黄山光明顶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有训  王进宝 《气象科学》1999,19(3):309-316
本文用黄山1956—1996年气象资料,比较详细地分析讨论黄山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年降雪日数、雨凇日数和雾凇日数均为一多波振动的时间演变规律,年际变化具有阶段性,并存在准12年周期的低频振荡。(2)10月到次年5月都有降雪、积雪、雨凇和雾凇出现,冬季出现日数最多;3月比冬季略少,但雨凇日数多于12月.(3)降雪最早初日为9月17日,最迟终日5月26日;积雪、雨凇和雾凇最早初日在10月,最迟终日在5月上、中旬。(4)日最大纯降雪量为30.0mm,出现在3月中旬;电线积冰量大重量为12148g/m,出现在12月。(5)雨凇保持阶段的气温在-4.5—0.8℃之间,比雾凇和雨雾凇高,次数按风向分布也无明显差异;雾凇和雨雾凇在NW风向附近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967.
对赣西北中元古界双山群岩石进行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结果表明,双桥山群岩石的主要应变型为平面应主为,其对数Flinn参数K值在0.74-1.44之间,若石应变强度T值在2.59-4.60之间,平均为3.15,表明岩石应变强度较大,岩石有限应变强度具有南强北北,东强西弱的规律,有限应变的椭球X轴优势方位为近东西向,反映双桥山群岩石在变形作用过程中,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68.
THE GLOBAL TECTONIC SYSTEMS AND A LATITUDINAL MOUNTAIN-PLATEAU CHAIN ON THE NORTH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969.
博格达上大河沿岩体铷-锶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博格达造山带是上古生代裂谷带,于石炭纪末闭合。该带的侵入活动主要表现为大量辉绿岩岩床、岩墙和岩株,并有零星分布的闪长岩和花岗岩岩体。上大河沿侵入体一组矿物岩石样品的RbSr 等时线测定获得其年龄为298.4±0.76 Ma 和87 Sr86 Sr 初始比0.7041。结合野外证据,表明博格达山的大部分侵入岩定位于海西旋回,且是裂谷闭合后初始拉张阶段的产物,同时表明该带海西期以后的侵入活动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970.
长江中下游前陆带南缘安徽省青阳—泾县一带的印支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连续的不同变形形式的构造运动。印支主褶皱前发生了重要的挤压拆离构造,主褶皱后发生了广泛的逆冲(南部)和重力滑动(北缘)构造。3个变形阶段是同一区域应力场持续作用下的连续过程,形成挤压拆离—褶皱—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是褶皱带前缘和山前带典型变形组合,表明本区北部为江南褶皱带山前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