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5篇
  免费   1651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测绘学   4889篇
大气科学   2439篇
地球物理   2146篇
地质学   2947篇
海洋学   1243篇
天文学   1226篇
综合类   1393篇
自然地理   138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758篇
  2016年   670篇
  2015年   692篇
  2014年   804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928篇
  2005年   784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5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磁异常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49-154
文章以冀东一些铁矿区地面磁测成果为例,总结了磁异常转换、定量解释推断一些方法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广西几次不同类型天气系统造成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NCEP(分辨率2.5×2.5)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北京"9210"系统下发MICAPS格式常规资料对影响广西6次暴雨过程中的影响天气系统分型,在此基础上利用T 213物理量(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500hPa与850hPa的差值、K指数)格点资料对这6次过程进行垂直剖面和前后时序分析,试图找出不同类型天气系统影响广西造成暴雨过程的一些物理量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93.
中国西北地区云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ISCCP D2云的月平均资料,针对西北地区15种不同类型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低云量之和以及高云量在3个气候子区的多年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层云、冰层云、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的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值最大;水层云主要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和陕西南部,冰层云主要出现在北疆地区,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以及水高层云、冰高层云、卷层云的云量高值区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因此上述地区也是有利于人工增水作业的地区。近20年中,高云量在3个气候区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中、低云量之和则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云与地气系统之间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地面气温的升高,促使地面蒸发加剧,从而导致中、低云量增多而使降水增多,同时高云云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4.
利用TRMM/TMI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辐射传输理论提出的地表微波辐射极化指数PI的定义,分别指出了PI对土壤湿度、地面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层的影响。用热带降水测量(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上携带的微波辐射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的1B11的6年亮温数据,统计得到青藏高原中部地区PI值月平均分布。并用归一化距平,反演得到了该区域年、季以及干湿季土壤湿度变化的空间图像。结果表明,PI距平分布图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湿度的变化,从而为大尺度评估高原土壤湿度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已知区域平均PI值与平均土壤湿度的条件下,用归一化距平的方法可以定量反演该区域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995.
AMSU资料变分同化及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利红  沈桐立  王洪利 《高原气象》2007,26(5):1004-1012
在中尺度数值模拟中,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天气预报创新基地开发的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AMSU-A/B微波遥感资料进行了同化试验,研究了这种资料在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中的作用。以2003年7月4日的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同化结果及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单独同化AMSU-A资料主要改进了初始温度场,而单独同化AMSU-B资料主要改进了初始湿度场;(2)无论是同化AMSU-A资料还是同化AMSU-B资料,对暴雨预报都有一定的改进作用,但是同化AMSU-B资料的改进作用更明显;(3)同时同化AMSU-A/B资料比只使用其中一种资料的模拟效果好,可以更好地改进模拟的暴雨落区及强度,使结果与实况更加接近。使用AMSU资料,对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大力发展“数字重庆”建设,是充分发挥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是跻身世界级城市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重庆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数字重庆”的建设方略与发展思路上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997.
探讨了3维城市数据管理的有关问题,基于3维GIS软件Supernatural GIS研究了3维城市模型大场景海量数据的分区管理、动态调度和快速显示问题,提出了应用Supernatural GIS实现城市3维可视化及大范围城市景观动态漫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上海农业集成系统是基于JZ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精准农业信息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Web发布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布引擎)开发的一套BS架构的农业系统。该平台采用了ASP.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地图发布引擎(JZ地图引擎)等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发布到网上,使各种不同目的的客户能够及时了解、分析和处理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及时应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不良状态。本文对该平台的关键技术、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和安装步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所用初始场局限于NCEP和T213的现状,提出了应用日本数值预报产品(JMA,下同)格点资料做初始场的想法,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对台风Ranan im(0414)登陆浙江的路径、移速、强度和降水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用了JMA资料的MM5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预报精度,尤其在台风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上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Two downburst events from one thunderstorm are investigated, which occurred on 23 March 2001, in Germany's climatologic annual minimum of downburst activity. Observations by two Doppler radars are combined with hail reports, ground lightning detection and an aerial survey conducted after the event. The downburst-producing storm had formed at a synoptic convergence line within the warm sector of a cyclone. It had a remarkably high propagation speed of up to 31 m s− 1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tropospheric flow. Thus, by superposition with the storm motion, even two weak downbursts were sufficient to cause the observed damage of F1 and F2 intensity, respectively. While in its late stages, the storm was dynamically characterized by lower- and mid-tropospheric divergence; at about the time of the first downburst, a mesocyclonic vortex signature was verified. Aside from mid-tropospheric dry air entrainment, a thermodynamic explanation for the triggering of the two downbursts by melting of small hail according to recent findings by Atlas et al. [Atlas, D., Ulbrich, C.W., Williams, C.R., 2004. Physical origin of a wet microburst: observations and theory. J. Atmos. Sci. 61, 1186–1196] appears probable. Despite the lack of warnings to the public, the storm's potential for hail and strong straight-line winds was detected by the German weather service radar software CONRAD more than a half hour before the downbursts occur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