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1篇
  免费   1753篇
  国内免费   2753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4091篇
地球物理   3509篇
地质学   2773篇
海洋学   1507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121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622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9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菲律宾海热含量分布及其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虹  胡敦欣 《海洋科学》1989,13(3):7-12
本文利用1986年及1987年秋季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进行的CTD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上层海水热含量分布及变化,得出,热含量由南向北随纬度逐渐增大,这主要是北赤道流引起的等温线自南向北下倾造成的,另外也与南部和北部的冷涡和暖涡有关。本文认为,两年里热含量的差异可能与1986年生成的El Nin有关。另外,北太平洋赤道流体积输送量的变化与菲律宾海热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相似文献   
63.
春季东海不同水域的表层叶绿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4年春季在东海及台湾海峡首次获得的表层水中绿素含量大面走航连续观测资料,结合温盐分布及以往的有关东海及台湾海峡的海流和上升流的结论,分析了春季东海表层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水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分布与水文结构关系密切。叶绿素含量值随不同海流流域而变,但在各海流流域内基本不变,黑潮表层水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次是台湾暖流表层水,长江冲淡水与江浙沿岸流域的叶绿素含量较高;黑潮西侧弱流剧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讨论了太平洋西部3个岩芯孔的粒度组成、天然湿容重和含水量的变化。沉积物组成以粉砂和粘土细粒为主,砂粒含量很少,而且多为有孔虫介壳。容重与沉积物粒度呈正相关,含水量则呈负相关。当粒度组成不变时,容重随岩芯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含水量则减少。  相似文献   
65.
The short-time-scale variability of the remineralization patterns in the domain of Eastern North Atlantic Central Waters (ENACW) off the NW Iberian Peninsula is studied based on biogeochemical data (oxygen, nutrient salts, total alkalinity, pH,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fluorescence of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 collected weekly between May 2001 and April 2002.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inorganic variables points to an intensification of remineralization during the summer and autumn, with an increase of nutrients, total inorganic carbon and fluorescence and a decrease of oxygen. During the subsequent winter mixing, there is a biogeochemical reset of the system, with lower nutrients, total inorganic carbon and fluorescence and higher oxygen. In contrast to inorganic variables, the level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ENACW seem to respond to short-term event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fast sinking particles, where solubilisation of organic matter prevails over remineralization. Applying a previously published stoichiometric model, we observed a vertical fractionation of organic-matter remineralization. Although there is a preferential remineralization of proteins and P compounds in the entire domain of ENACW, the percentage was higher in the upper ENACW (σ<27.10 kg/m3) than in the lower; the percentage of N and P compounds in the oxidised organic matter was >80% for the upper ENACW and 63% for the lower. Likewise, the redissolution of calcareous structures contributes about 6% and 13% to the carbon regenerat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of ENACW,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6.
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姜国良  刘云  杨栋  吕艳 《海洋科学》2001,25(3):11-13
本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臭氧残留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ilvaceu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虾的耐受力要比牙鲆鱼强,中国对虾在臭氧浓度≥1.0mg/L时,可存活至少48h,而芽鲆在此浓度下3h后,即出现鳃部充血肿胀、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应现象,48h LC50为0.13mg/L。如果能正确控制臭氧的残留量,利用臭氧净化养殖用水是一个不容质疑的水质净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7.
68.
南海海温异常与ENSO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1958-1987COADS资料,应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方法,分析南海海表面温度场(SST)和风场(u及v)。结果发现,南海海温异常基本独立于西太平洋,同时存在类似于ENSO事件的年际变化,ENSO发生前冬季南海有异常降温过程,之后有增暖事件发生。分析还表明,南海SST异常主要取决于经向风场的异常强迫。南海SST与ENSO事件的相关性实质上反映了季风异常对ENSO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本文分析了当地前期气象要素——温度的演变特点与汛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由此作出降水量的长期预报,从预报误差和试报结果看,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70.
提出波浪作用下岸坡和海底动态和静态平衡条件的数学模型。在已建立的推移质泥沙体积输沙率基本关系式的基础上,根据连续方程,计算出底坡、泥沙、波浪三要素在动态和静态平衡情况下的关系式,得出反映这种关系的底坡平衡函数曲线图。用实际资料对这一函数曲线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际资料相对模型的某些差异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