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098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12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991.
近116年江淮梅雨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江淮地区1885—2000年近116a梅雨特征量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特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梅雨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江淮梅雨特征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呈显著上升的长期变化趋势,梅雨量和梅雨强度长期趋势变化不明显;梅雨特征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入梅日期具有准24a、准5a和准3a的显著周期;出梅日期具有准35a、准22a和准5a的显著周期;梅雨量具有准40a、准15a、准9a和准3a的显著周期。丰梅年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枯梅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M),结合观测资料,讨论了热带太平洋强迫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影响。研究表明,BCM能够相对合理地模拟赤道太平洋的年际变率模态及相应的海温距平型和大气遥相关型,尽管其准3年的振荡周期过于规则。来自数值模式和观测上的证据都表明,北大西洋冬季海温的主导性变率模态,即自北而南出现的“- -”的海温距平型,受到来自热带太平洋强迫的显著影响,其正位相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冷事件相对应。换言之,赤道太平洋暖事件的发生,在太平洋-北美沿岸激发出PNA遥相关型,进而通过在北大西洋产生类似NAO负位相的气压距平型,削弱本来与NAO正位相直接联系的三核型海温距平。北大西洋三核型海温距平对热带太平洋强迫的响应,要滞后2—3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3.
Using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SCSMEX data, 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and the apparent heating in June 1998 based on the complete vertical vorticity eq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on-adiabatic hea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WPSH. In comparison with climatic mean status, the vertical change of non-adiabatic heating is stronger in the north side of WPSH in June 1998, but weaker in the south side of WPSH. The anomalous non-uniform heating induces anomalous cyclonic vorticity in South China, areas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and its mid-lower valleys, but anomalous anticyclonic vorticity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South China Sea areas lead to the more southward position of WPSH than the mean.  相似文献   
994.
995.
观测事实显示,在E1 Ni(?)o发生期间,伴随着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增暖,中纬度北大平洋中部表层海温(SST)常出现冷距平,而北美大陆西海岸SST则出现暖距平。借助观测资料分析和海气耦合模式模拟两种手段,检验了北太平洋对ENSO事件的上述响应。观测证据和数值模拟都支持有关学者提出的“大气桥”概念,即大气对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异常增暖的响应,随后强迫中纬度北太平洋,并导致那里SST的变冷,从而起到了连接热带和热带外特别是中纬度北太平洋的“桥梁”的作用。关于其机制,本文认为主要是海洋对大气强迫的动力响应导致那里的SST变冷,尽管潜热通量的贡献也很显著。至少模式结果证明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的贡献都是次要的。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北太平洋存在着线性独立于ENSO事件的所谓“北太平洋模态”,在空间型上,它和线性地依赖于ENSO事件的模态非常相近,即它们的纬向结构都呈现出扁平的“双极”型,只是彼此间SST距平极大值的中心位置不同。模拟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模态与大气的耦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海气热通量交换实现的,其中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作用居主导地位,而潜热通量的贡献则基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96.
Dimethylsulfide (DMS) in surface seawater and the air, methanesulfonic acid (MSA) and non-sea-salt sulfate (nss-SO4 2–) in aerosol, and radon-222 (Rn-222) were measured in the northern North Pacific, including the Bering Sea, during summer (13 July – 6 September 1997). The mean atmospheric DMS concentrations in the eastern region (21.0 ± 5.8 nmole/m3 (mean ± S.D.), n=30) and Bering Sea (19.9 ± 9.8 nmole/m3, n=10)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region (11.1 ± 6.4 nmole/m3, n=31) (p<0.05), although these region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in the mean DMS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seawater. Mean sea-to-air DMS flux in the eastern region (21.0 ± 10.4 mole/m2/day, n=19) was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ern region (11.3 ± 16.9 mole /m2/day, n=22) and Bering Sea (11.2 ± 7.8 mole/m2/day, n=7) (p<0.05). This suggests that the longitudinal difference in atmospheric DMS was produced by that in DMS flux owing to wind speed, whil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higher DMS concentrations in the Bering Sea include (1) later DMS oxidation rates, (2) lower heights of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and (3) more inactive convection. The mean MSA concentrations in the eastern region (1.18 ± 0.84 nmole/m3, n=35) and Bering Sea (1.17 ± 0.87 nmole/m3, n=13)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region (0.49 ± 0.25 nmole/m3, n=28) (p < 0.05).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MSA was similar to that of DMS, while the nss-SO4 2–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near the continent. This suggests that nss-SO4 2– concentrations were regionally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sulfur input, because the distribution of nss-SO4 2– was similar to that of Rn-222 used as a tracer of continental air masses.  相似文献   
997.
金祖辉  陈隽 《大气科学》2002,26(1):57-68
对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水温暖异常年的东亚大气环流做了合成分析,然后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做了进一步统计检验,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变异与暖池区海表水温异常的密切关系和它们间最佳耦合模态.结果发现当夏季暖池区暖异常时,在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地区可产生一个强的反气旋偏差环流,使得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大大加强,并向西伸展到中南半岛南部,从而影响了东南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西南季风的变化(强/弱).中南半岛至中国东部大陆夏季风增强,赤道东印度洋、南海南部和中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夏季风减弱.SVD分析还发现经向风和纬向风与海表水温之间各存在两个最佳耦合模态,结果表明,不仅整个暖池海表水温暖/冷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有重要影响,而且暖池区内海表水温有显著的暖和冷异常差异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也很明显(耦合总体平方协方差约占总体协方差的0.20),尤其是在南海至长江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998.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蟾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理想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理想热源的作用大约在4天以后可以影响我国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的环流;理想热源在热带洋面上产生的扰动首先沿副高南边的东风气流向西北方向传播,到中纬西风带后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西北方向传播,另一支转向东北偏东方向传播,两支扰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  相似文献   
999.
张学洪  俞永强  刘辉 《大气科学》1998,22(4):511-521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所给出的资料,分析了冬季北太平洋海表湍流热通量(潜热和感热)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SST)异常的影响,并比较了海表热通量诸分量和海洋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对SST变化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冬季热带外海洋上的湍流热通量是影响SST的主要因子,但在北太平洋中部海水的平流作用也不可忽视。冬季热带外海洋向大气释放的潜热和感热通量与SST倾向(而不是SST本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这同Cayan和Reynolds等利用COADS资料和NCEP资料同化模式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模式诊断的结果支持这样一种看法:和热带海洋不同,冬季热带外海洋上的海气相互作用主要地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而不是相反。模式给出的SST倾向的第一个EOF分量及其与海平面气压场的相关特征同Wallace等从观测资料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冬季北太平洋的大部分区域(特别是西太平洋),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SST的异常,而这种决定作用正是通过它对湍流热通量的强烈影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热带太平洋SSWA特征及其在ENSO循环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丰启  何金海 《气象科学》1998,18(3):222-230
应用1970年1月至1989年12月热带太平洋SSTA(海面温度距乎)和SSWA(海面风距平)资料,分析发现:热带太平洋SSWA的主要空间特征和海气耦合主要空间型均表现为ElNino(LaNina)盛期的SSWA分布。热带太平洋SS-WA的主要传播特征与ENSO循环过程中SSWA的演变是一致的,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阻平东、西风的转换和赤道东太平洋SSWA辐散、辐合的转换。赤道中东太平洋距平东风(西风)向赤道距平西风(东风)的转换伴随着中西太平洋副热带SSWA偶极子气旋(反气旋)的生消,偶极子气旋(及气旋)表现为明显的北半球强于南半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