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31.
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矸石特征及综合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毕节地区部分矿区煤矸石的特征,指出该区煤矸石总的特点是SiO2、Fe2O3、CaO含量偏高,Al2O3偏低,但不同矿区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煤矸石的成分特征,指出了毕节地区煤矸石的利用方向,如制作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空心砌块、陶粒(轻骨料、多孔骨料)、铸石,回收铝产品,生产肥料,利用矸石发电及用作筑路材料等。对其在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毕节地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2.
利用黔西南州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极端最高、最低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以年代为周期,分析近60年黔西南州极端最高、最低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及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在60年代至80年代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在90年代略下滑,进入21世纪后又持续上升。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0.96℃,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升高0.43℃;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0.73℃,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升高0.62℃。冬季,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在70年代至80年代处于持续上升趋势,90年代略下滑,而进入21世纪又转为上升,近60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0.92℃,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升高1.64℃;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极端最低气温近60年呈持续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高2.35℃,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升高3.32℃。  相似文献   
33.
利用1980~2009年MICAPS常规资料、Tlop图、红河州24小时雨量等资料对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5月,其中11月份南支槽造成红河州大范围强降雨的频率较高。南支槽影响红河州时,红河州中部及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的频率高,最高在红河州的南部,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频率较低。深南支槽与700 hPa急流配合,浅南支槽东移与700 hPa切变线配合,或与南海高压配合,易造成红河州全州性强降雨。  相似文献   
34.
利用黔南州1961~2010年50a的太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参考辐射站点的办法,对全州12个县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得出黔南州太阳能资源总体处于1 009.25~1 201.12 kW.h/m2.a,全州太阳能的高值区分布在州的南部,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最高,而最差的则在州的西部长顺县,较差的为贵定县和瓮安县。  相似文献   
35.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of generat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is very important to mitigate the loss of properties and lives caused by this type of geological hazar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method of data integration, processing and generation of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using an ANN and data from ASTER images. The method contains two major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data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second i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and mapping. The data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phase involve GIS ba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lating landslide occurrence to geological and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rived ge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parameters include slope, aspect, elevation, geology, density of geological boundaries and distance to the boundaries. This phase determines th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actor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andslide occurrence. The second phase further relates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dex to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identified in the first phase through ANN training. The trained ANN is then used to generate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Landslide data from the 2004 Niigata earthquake and a DEM derived from ASTER images were used. The area provided enough landslide data to check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Based on the initial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more than 90% accurate in determining the probability of landslide occurr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相似文献   
36.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极大的影响.通过对甘肃天水地区强降水和洪涝灾害事件资料的整理,对其强降水事件、洪涝灾害变化特征以及二者间地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有资料统计显示,天水地区没出现过整个区域性洪涝灾害,以局地洪涝灾害为主,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由于当地的土地蓄水性能很差,一般性的强降水就可能会产生洪涝灾害.随着气候变暖,这一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呈增加趋势,建议当前应加强对局地强降水事件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37.
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40~80cm土壤温度状况观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北高寒湿地土壤水分达超饱和状态,土体热容量大,因而地温在随时间进程中变化平稳,日、年较差较小。年内季节冻土并不深厚,多维持于1m左右,小于高山草甸土分布区。由于50cm层次年平均地温仅为1.2℃,暖季的6~9月平均为2.8℃左右。因此,按温度诊断特点来看,该类型高寒湿地土在中国土壤分类中属寒冷性土壤温度状况,仍为正常有机上。  相似文献   
38.
天山西部伊犁地区314a降水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63,自引:11,他引:52  
袁玉江  叶玮  董光荣 《冰川冻土》2000,22(2):121-127
单相关普查表明,天山西部伊犁地区的10个树轮年表与该区上年6月至当年5月的年度降水相关显著,最高相关系数为0.584(x=0.005),使用5个年表序列较好的重建了伊犁地区314a的降水长序列,解释方差达75%,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314a来,伊犁地区降水经历了4个偏湿及4个偏干期,其偏湿期与北疆年降 水的偏湿期,原苏联、我国华北与华东、祁连山敦德冰芯所揭示的偏冷期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9.
怒江州中元小流域退耕地现状及其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筱青  吕星  袁清  李向华 《热带地理》2004,24(2):163-167
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户及有关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访谈,了解中元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情况和退耕地现状,分析其耕地分布特点和种植情况,探讨退耕还林(草)步骤和退耕地开发模式,以期达到山地的综合利用,顺利实施国家的退耕还林工程,解决农户的生计问题,最终促进中元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从萤石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状况、国内外市场需求及资源保证程度等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全面分析预测,阐述了丽水地区发展氟化学工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