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662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293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91.
深圳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风廓线雷达的历史、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基本原理以及深圳市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的数据存贮格式、风廓线雷达产品的显示等内容;并给出了几种典型风场在风廓线上的反映及对一次冷空气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榆林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07月12—13日连续两天局地强冰雹天气分析,结果表明:7月12日阵风锋在移动过程中的强迫抬升作用触发对流,地面附近的偏东气流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7月13日地面温度升高本地湍流触发局地强对流天气;三体散射是强冰雹天气预报、预警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93.
IAP/LASG海洋环流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为了检验第三代IAP/LAS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模拟20世纪80年代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方面特别是ElNino和LaNina事件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三种风应力资料强迫该模式.然后,将模拟的海温同NCEP海洋同化资料相比较.分析表明,在赤道附近,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在SST分布、温跃层的描绘以及突出E1Nino和LaNina事件方面同NCEP海洋同化资料有许多共同点.然而,在描绘l0°N以北和l0°S以南的SST异常以及描写季节循环方面,响应是不够精确的.另外,模拟的温度异常滞后于NCEP海洋同化数据两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94.
将1960-1991年的月平均FSU风应力资料分解为旋转部分和辐散辐合部分,分别用以强迫模式海洋,所用的模式为一个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洋模式。结果表明,就季节变化而言,不论是用志分量还是散合分量强迫海洋,都不能产生合理的冷舌,哪怕将旋转或散合分量放大一倍或缩小二分之一,也不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若采用气候平均的含有季节变化的风应力(未对旋转和辐射分量进行分离),则可产一与帝际相符的海表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叠加旋转和辐散分量的年际异常部分,通过海洋的强迫,可产生海表温度异常。在年限异常旋转分际异常风应力的强迫下,则产生较弱的SSTA,且振荡频率较高,ENSO周期不很明显。这些结果说明,风应力的涡旋和辐散辐合分量在海温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形成海洋方可产生,而仅有异常风应力的旋转强迫就可产生合理的FL Nino/La Nina现象,同时,风应力的辐散辐合分量在海洋平均状态的形成过程中是重要的,但在EN-SO过程中就对海洋的作用而言则不如旋转分量重要。  相似文献   
995.
LETTERS1 INTRODUCTIONIn the hierarchical scenario of structure formation, massive dark ha1os fOrm by gravitationalaggregation of individual low-mass objects, whi1e the stel1ar disks of spiral galaxies like theMilky Way form by accretion of gas which cools and falls onto the galaxies from an extendedsurrounding reservoir. FOr a massive galaxy of M ~ 10"MO, the surrounding gas can be heatedto temperature of T ~ 106 K by gravitational1y-driven shocks, the dominant cooling is thus dueto …  相似文献   
996.
渤海湾风暴潮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个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资料、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结果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11日渤海湾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强冷空气从偏东路径南下与强盛的暖湿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形成持续强东北大风是引发渤海风暴潮的主要强迫动力,风应力海水向岸输送(增水)范围约100km持续时间10~12h,风应力增水作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直接导致风暴潮的发生。1985年以来渤海湾成灾风暴潮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7.
许园春  聂锋 《广西气象》2005,26(A01):115-116
分析2003年12月19日陵水地区大风天气的成因发现,极强的南北向气压梯度,加上中小尺度系统和地形的共同影响,引发了本次少有的大风天气。此外还讨论了造成海南几个测站风速相差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Ⅰ):级数解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级数解答,当衬砌与半空间介质相同时,该解答退化为文献中的无衬砌隧道的解答。级数解答为进一步定量研究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的放大作用以及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和衬砌刚度等参数对隧道沿线地震动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海面微波散射与风生波短波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丰  贾复  马丽娟 《遥感学报》2000,4(4):251-255
从海面微波散射的物理机制出发 ,在短波平衡范围条件下 ,讨论了风生波短波谱形式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微波散射数据分析 ,建立起能适应相当宽微波波段 ( 0 .42 8— 34.4GHz)的海面微波散射模型。文中对若干个波段的微波散射系数进行了试算 ,并与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雷达后向散射回波主要来自短重力波的Bragg 散射,这种散射与海面风场信息、边界层涡旋等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从雷达散射截面反演风场信息。对1994 年4 月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C/XSAR)获取的南中国海合成孔径雷达(SAR) 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SIRC 数据,从SAR 图像谱提取了风向;根据CMOD4 模型,从C波段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风速;利用双尺度散射模型对反演的风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SIRC雷达数据可以反演海面风矢量,星载SAR是提取海面风场信息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