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172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715篇
地质学   4571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41.
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形成环境及时代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孙晓猛  张保民 《地质论评》1997,43(2):113-120
本文对滇西北金沙江带蛇绿岩及其混杂岩的产状、规模,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并根据大量的化石资料,将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晚石炭世至二叠纪,蛇绿要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早、中三叠世,论证了本区蛇绿岩产于规模较小的洋盆环境之中,由于金沙江洋盆发育阶段较短暂,不具有隔离冈瓦纳及扬子两大古生物地理区系的作用,因此,金沙江缝合带不能构成古特提斯域的主缝合带。  相似文献   
142.
张宏飞  张本仁 《地质学报》1997,71(2):142-149
本文对东秦岭造山带内27个花岗岩类央体48件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的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铅同位素块体效应,反映它们属地同一个铅同位素构造-地球化学省;而本区的北秦岭区岗岩类从晚元古代到早古生长,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富铀铅和钍铅的为特征,但从晚古生长开始,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发生变化,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反映晚古生长及其后形成花岗质  相似文献   
143.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divisions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anddeals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llision belt in the context of crustal accretion in thefront of the collision belt, deep diapirism and thermal-uplift extension and deep material flow-ing of the lithosphere-backflowing. Finally it proposes a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progressiv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model-of the Himalayan belt.  相似文献   
144.
傅树超  苏江湖 《福建地质》1997,16(4):170-175
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在元坑幅及埔上幅1:5万区调中分别发现了将乐常口大型萤石矿和顺昌南舟萤石矿。两个矿床均位于常口-南舟北东向断裂带中,受其次级张性断裂直接控制,矿床成因类似。  相似文献   
145.
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真 《吉林地质》1997,16(2):11-16
通过国内多个矿区实例,较系统地叙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状况。表明矿产开发中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包括河流、土壤、等。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内、国外几种对采矿污染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在吉南浑江地区开展的白山市等三幅1∶5万区调工作,尝试性地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初步总结了不同特征的不整合面(层序界面)及凝缩段的识别标志;分析了地层序列中矿产分布特征;探讨了层序分析中以剖面岩石(岩性、组构)、相转换界面的基础研究方法。进而将浑江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划分为三个Ⅱ级沉积序列(超层序)、七个Ⅲ级沉积序列(层序)。  相似文献   
147.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148.
甘肃东海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 《黄金地质》2004,10(3):56-60
东海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重要的Au,Ag多金属成矿带上,具长期活动特征的花牛山-察客尔呼都格压扭性断裂横贯成矿带,成矿的有利位置为大断裂及次一级断层、层间裂隙(破碎蚀变带,局部夹有石英脉),断裂控矿特征十分明显。原生晕以亲硫元素组合为主,亦有亲氧元素。金矿石以硫化物型为主,氧化物型次之,其元素组合以成矿元素Au,Ag,Pb,Zn和亲硫元素Cu,Sb,Mo为主,也有亲氧元素W,Sn。具有深部断裂剪切、挤压带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49.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in-polymetallic producing district in China, and is the location of the Dachang super-large tin deposit. Based on the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sotopic data, the stages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have been lined ou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abou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anites, and by using ω(Al2O3)-ω(SiO2), ω(TFeO)/[ω(TFeO) ω(MgO)]-ω(SiO2), AFM, ACF and Rb-Yb Ta, Rb-Y Nb,Ta-Yb, Nb-Y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analysi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nalyses about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nites, and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environment and dynamic setting for the large scale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granites in Nandan-Hechi metallogenetic belt belong to the POG type,while the later stage alaskite belongs to the RRG CEUG type.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at the stage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postorogenic phase to intraplate setting. But the major structural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steady regional extension. The formation age for the granites coincides with the time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this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is favored for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相似文献   
150.
3010皮带上 山 建成 后将 担 负着 范各 庄 矿三 水平 、四 水平 的 煤炭 运输 任 务,服务 年 限要 求 至 少 30a。 此 皮 带上山 位于 岩 溶陷 落柱 较 发育 的井 口 区域 ,范 各庄 矿 发现 的 12个 陷落 柱 全部 位于 此 区域 。由 于 陷落 柱直 接 导通 下部 奥 灰水 ,一 旦揭 露 将有 淹没 整 个矿 井的 危 险。为 保 证矿 井安 全 ,在 工程 施工 前 ,利用 地 质手 段对 设 计区 域进 行 了探 查,发现皮 带上 山 的中 上部 发 育有 岩溶 陷 落柱 ,两 次对 设 计进 行了 修 改,为 施 工提 供了 安 全保 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