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407篇
大气科学   392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11.
王媛媛  赵玮  邢楠  付宗钰  李杭玥 《气象》2020,46(3):403-411
基于RMAPS-CHEM空间分辨率为3 km的逐小时能见度预报产品,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时效及不同级别的预报误差不同,对北京区域各站点能见度观测值与模式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时段逐级偏差订正,以2016年数据为样本,并对2017年数据检验。订正结果表明该统计订正方案对2017年能见度预报有较好的订正效果,不仅可以较好地改善其对高海拔地区的高估现象,也能更好地预报出低能见度现象。以2017年1月为例,北京观象台站能见度平均偏差及均方根误差都有所降低,0~24 h分级预报准确率均有所提高。同时,对优化后结果进行合理插值,并应用于北京iGrAPS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分析系统,得到北京地区1 km空间分辨率的0~96 h时效能见度预报产品,从而为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的预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12.
延伸期温度预报误差订正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姗  李勇  马杰  邓星  蔡芗宁 《气象》2020,46(3):412-419
应用滑动平均误差订正方法和历史偏差订正方法,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数值模式延伸期2 m温度预报进行误差订正。研究发现,应用滑动平均误差订正方法进行11~15 d逐日温度预报订正时,25~30 d是最优的训练期长度。对2018年订正预报的检验分析显示,应用上述两种误差订正方法均可减小模式预报的系统偏差,有效修正模式温度预报较实况明显偏低的问题,并将预报准确率提高30%以上。在6—10月,订正后的温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基本在2℃以内,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其业务化产品可支撑预报员的业务预报需求。在15 d内的延伸期预报时效上,两种订正方法对温度预报的订正效果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时效的延长,历史偏差订正方法的优势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913.
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由于作业灵活,目前在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精密单点定位的核心问题。由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的测站分布大多数集中在亚太区域,因此BDS-3的窄巷小数周偏差(FCB)受观测环境和观测条件的影响,各时段估计值差异较大,窄巷FCB的估计精度严重制约了BDS-3精密单点定位的整周模糊度固定。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最小方差估计算法,加入先验信息估计窄巷FCB的方法。首先对各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粗差探测与隔离,在处理“干净”的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先验方差和均值进行最小方差估计,最后采用亚太地区38个观测站数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估计的窄巷FCB月稳定性在0.2周以内,利用估计的窄巷FCB在进行BDS-3精密单点定位时,静态条件下固定率可达95.1%,定位精度在东向、北向和天向3个方向的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1.1、1.3和3.9 cm。  相似文献   
914.
汪奇生 《测绘学报》2023,(6):1040-1040
电离层延迟是GNSS导航定位中重要的误差源,对电离层进行监测和建模具有重要的意义。GNSS具有覆盖范围广、观测时间长、反演精度高等特点,为电离层监测和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包含在电离层观测值中,与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参数相互耦合,在电离层建模时需要被精确分离和确定。  相似文献   
915.
何琦敏 《测绘学报》2023,(9):1610-161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导航技术,在诸多重要领域(如测绘、气象、交通、环境和农业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NSS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汽探测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潜力。它克服了传统气象观测水汽的诸多缺点(成本高、时间分辨率低、仪器偏差与漂移影响较大、易受天气影响等),能够实时反映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全天候地获取全球大气水汽信息。然而,GNSS气象学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多尺度的天气灾害事件监测与预报模型的应用研究中还很有限。  相似文献   
916.
首先对三类不同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基准偏差监测途径进行简要介绍,并首次把高精度PPS(pulse per second)测量这种方法成功应用到GPS-GLONASS时差监测中。针对PPS测量方案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和说明,包括硬件配置、数据采集和后处理等内容,在试验中利用两台GPS和GLONASS双模接收机分别输出1PPS的GPS和GLONASS秒脉冲信号,使用斯坦福大学的SR620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进行PPS精密测量,从而得到GPS和GLONASS的系统时间偏差测量值,并通过带有汉宁窗的FIR滤波器得到GPS和GLONASS的系统时间偏差估计结果,其平均值为317.1ns,标准差为5.01ns。  相似文献   
917.
The Coupling of three model components, WRF/PCE (polar climate extension version o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WRF)), ROMS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and CICE (community ice code),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the regional atmosphere-ocean-sea ice coupled model named WRF/PCE- ROMS-CICE has been validated against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sets for 1989.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sons that generate model biases, the WRF/PCE-ROMS-CIC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its components, the WRF/PCE and the ROMS-CICE. There are cold biase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over the Arctic Ocean,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biases in the results of the WRF/PCE-ROMS-CICE. The cold SAT biases also appear in results of the atmo- spheric component with a mild temperature in winter and similar temperature in summer. Compared to results from the WRF/PCE, due to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of the SIC and the SST and inclusion of interactions of air-sea-sea ice in the WRF/PCE-ROMS-CICE, the simulated SAT has new features. These influences also lead to apparent differences at higher levels of the atmosphere, which can be thought as responses to biases in the SST and sea ice extent. There are similar atmospheric responses in feature of distribution to sea ice biases at 700 and 500 hPa, and the strength of responses weakens when the pressure decreases in January.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s in July reach up to 200 hPa. There are surplus sea ice ex- tents in the Greenland Sea, the Barents Sea, the Davis Strait and the Chukchi Sea in winter and in the Beau- fort Sea, the Chukchi Sea, the East Siberian Sea and the Laptev Sea in summer in the ROMS-CICE.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SIC distribution can all be explained by those in the SST distributions. These features in the simulated SST and SIC from ROMS-CICE also appear in the WRF/PCE-ROMS-CICE. It is sh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RF/PCE-ROMS-CICE is determined to a l  相似文献   
918.
收集整理了中国近海18个浮标2011年全年的高时频实时观测资料,对中国近海SST日变化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一个改进了的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对中国近海浮标资料进行了模拟。分析表明,中国近海SST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按照各季节SST日变化的明显程度,可以把近海海域分为两季型与四季型。两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在春夏季非常明显,且变化幅度一致,而秋冬季日变化明显减小,如渤海、黄海北部和东海北部。而东海南部和南海北部等四季型海域的SST日变化幅度在各个季节均不相同,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各个海域的短波辐射等热力通量、海面风应力等动量通量,以及上层海流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文中使用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在对不同浮标观测SST的逐日演变过程中表现良好,对平均日变化的模拟比较合理,可以模拟出连续的、完整的SST日变化周期,并且与观测基本一致,该模式在中国近海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9.
苏诚  肖康  叶娜 《海洋信息》2014,(1):1-10
借助福建沿岸13个海洋台站的海表温度(SST)实测资料,选取相应时间的MODIS遥感影像,通过对4个相关变量的线性回归统计,建立了适用于福建近岸的SST区域反演模型,对建立的反演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与SeaDAS模型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SST区域反演模型的精度优于SeaDAS模型。利用该SST区域反演模型,对福建近岸的SST进行了遥感反演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近岸的SST与大陆沿岸流、南海暖流、台湾海峡东岸黑潮暖流的分布以及季节的变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20.
对Liu估计残差偏差进行修正,并基于二次型的数学期望公式,利用偏差改正后的残差导出Liu估计解的近似无偏单位权方差估计式。2个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基于有偏残差的单位权方差计算公式,本文公式计算的单位权方差与真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