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7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概述了MYTRONS系统在长江中游地区暴雨研究的成果和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该系统的建成,使预报员以高时空分辨率识别出中尺度系统客体的存在及动态演变,提高了对暴雨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增强了灾害性暴雨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2.
台风外围暴雨成因及其增幅的一种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9216号台风外围暴雨的诊断分析,发现暴雨是由低层低压气旋流场系统、与高层高压反气刻流场系统以及深厚的饱和湿度层所组成的一种高层抽吸作用所形成。暴雨的增幅原因,是通过台风和东风波系统与风带的低涡低槽系统合并加深后,导致暴雨区上空暖平流因子增强和高层抽吸作用增强所开。最后对预报和研究这类暴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8807号台风所引发的局地特大暴雨成因:(1)台风提供了足够的水汽;(2)台风螺旋状云雨区和太阳辐射不均匀,形成了低层中尺度锋区,为暴雨发生提供极不稳定能量和触发条件;(3)局地地形和摩擦因子使湖北省宜昌地区成为这次对流云发展较有利的地点;(4)高空的中尺度降压系统和涡度因子加强了对流云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热带太平洋地区SSTA和风应力场的海气耦合模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按国家气象局“八五”攻关力专家组提出的有关近海热带气候强度突变的标准,对1970-1991年在我国的近海发生强度突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如下气候特征:平均每年有8-9个热带气旋移到我国近海时发生强度突变,其中突然减弱的居多,占总个数的79.6%,突然增强的只占总个数的20.4%,突然增强只发和天5-10月,而突然减弱到5-12月均可发生;突然增强主要出现在浙闽沿海、南海中部,珠江口外西侧  相似文献   
55.
Intensive water sampling in conjunction with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s was conducted during three different rainstorm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rainfall events on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streamwater chemistry in a small headwater forest catchment.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SO42? decreased as the discharge rate increased. Hydrograph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was made using the three‐component model based on the end‐members mixing analysis (EMMA). The three end‐members were:
  • 1 the groundwater in the saturated zone that prescribes the chemistry of the baseflow;
  • 2 the throughfall that dilutes the streamwater;
  • 3 the groundwater in the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prescribed, which was dependent on the groundwater level.
When the groundwater level was lower, only the two components, groundwater in the saturated zone and throughfall, affected the streamwater chemistry. When the groundwater level rose and the saturated zone spread, the groundwater in the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became the third component. When the groundwater in the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contributed to the discharge, this component became the dominant source and the streamwater chemistry was affected by the groundwater chemistry in the transient saturated zone. When this component was discharged as the saturation overland flow, the streamwater chemistry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his component.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6.
57.
利用卫星云图作广西强降水短时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构造天气学意义明确的卫星云图状态函数模型,在对云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定量提取卫星云图参数,通过与云图模板的相似运算寻找短时预报指标。试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强降雨落区的短时预报准确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低纬高原地区多个冰雹和暴雨个例的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冰雹和暴雨的发生在大气环境背景、大气层结、大气不稳定性及云图特征上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研究发现,发生冰雹时,中纬度低槽较偏南,受北方天气系统影响明显;发生暴雨时,受热带系统影响明显,中纬度低槽稍偏北.在冰雹发生前,大气中层较干、低层较湿,但层结仍为较稳定的状态;在暴雨发生前,大气中、低层均较湿,层结为弱稳定状态.冰雹的发生要求下层大气气温相对较低,以使雹粒在溶化之前可到达地面,而暴雨的发生要求大气富含水汽.冰雹以冬春多见,夏季较少;暴雨以夏季较多,而冬春较少.与此对应,产生暴雨的强对流其对流强度要强于产生冰雹的,但对于同一季节发生的冰雹和暴雨,两者的对流强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59.
几种Q矢量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 1 991 - 0 7- 0 5T2 0— 0 6T2 0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实况资料 ,结合地面降水分布 ,从定性 (矢量场 ,即 Q)、定量 (散度场 ,即 2 · Q)的角度细致、具体地比较分析了准地转 Q矢量、半地转 Q矢量、非地转 Q矢量及湿 Q矢量的诊断特性。结果表明 :半地转 Q矢量诊断能力优越于准地转 Q矢量。非地转 Q矢量、湿 Q矢量诊断能力明显优越于准地转 Q矢量、半地转 Q矢量。准地转 Q矢量诊断能力最差 ;从定性的角度分析 ,非地转 Q矢量与湿 Q矢量诊断能力相差不大。但进一步定量分析发现 ,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 ,湿 Q矢量的诊断能力大于其他 Q矢量 ;70 0 h Pa高度上各 Q矢量的矢量、散度辐合区较其在 850 h Pa和 50 0 h Pa上对降水反映更好 ,尤其是70 0 h Pa湿 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降水区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0.
大气中对称不稳定机制的动力学分析及暴雨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丽  陆汉城 《气象》2002,28(6):23-27
用气块法从力学角度对对称不稳定机制及在对称不稳定条件下产生的环流进行分析,更全面地定义了对称不稳定及它的产生机制和中尺度环流形成的过程。对暴雨个例诊断分析表明,有些强降水区在降水前和降水过程中存在着不对称不稳定,说明对称不稳定条件下形成的环流对暴雨有引发和加强作用。在以往研究原基础上,总结出了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对称不是否存在,及其能量大小的方法,用它来预报是否降水及降水的强度,从而提高降水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