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2篇
  免费   1422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678篇
地球物理   2133篇
地质学   3356篇
海洋学   770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7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5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年发生率的一种取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繁銮 《华南地震》1999,19(4):41-45
介绍了一种将历史地震与现代小震统计结果相协调,去不可靠或不稳定数据段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以及通过不同震级下限地震频度的时间滑动分析,选取现今与历史相近,且具较高震级下限的统计结果,推算4级以上地震年发生度v4的方法。计算给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及其南带,北带的b值和v4值。  相似文献   
982.
公路桥梁地震易损性和震后恢复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专家调查的方式,统计的我国各种主要公路桥梁在不同烈度的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的结构破坏和功能损失,以及地震发生后所需要的恢复时间。通过分析,给出了大、中、小种规模的斜拉、悬索、板梁式和拱式桥梁的结构破坏概率矩阵、设施损失率、功能损失率分布、损失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和桥梁在遭受破坏期间所损失的工作日数,并将研究结果与唐山地震之后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3.
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多层次跟踪法在华南及沿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秀薇 《华南地震》1999,19(2):13-19
利用多层次跟踪法,对80年代以来华南及沿海地区发生的9次大于Ms5.0级和2次陆区接近Ms5.0级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了系统验证。在11个震例中预测时段正确的有:中期10个、短期5个和短临2个,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华南及其沿海地区未来中强震发震时间的预报。  相似文献   
984.
层序地层动力成因研究的周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红  朱筱敏 《地质论评》1999,45(5):521-528
本文尝试时频分析技术与层序地层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陆相层序地层的周期分解,并通过与睡古构造的单成因周期对比,探讨不同级序层 层的动力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985.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玄武岩一致,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存在燕山早期的裂谷作用或碰撞后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986.
祁连山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祁连山西段大面积分布的元古宙浅海相火山岩系是大 陆裂 谷火山作用的产 物,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高εNd值和低( 87Sr/86Sr)i值 ,系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但也显示有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它们的形成是地幔 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开启的前兆。  相似文献   
987.
首次在藏东南发现一套早白垩世的陆相火山岩, 称雅则火山岩, 全岩 Rb Sr 等时线年龄1074 Ma。其主体是高钾的安山岩系, 以强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 La/ Nb 比值 > 2 为特征, 属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 微量元素等指示它产出在安第斯型陆缘环境。其南延即滇西南的腾冲铁窑山大松坡消减型花岗岩带 (100~112 Ma), 反映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有过一次重要的消减过程;晚白垩世的花岗岩具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成矿特征,记录了消减后的陆弧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988.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立明  王振亚  兰丛欣 《地震》1999,19(4):372-378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7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并探讨了物理解释。结果表明,本地区≥ 7级地震空间上受区内主要活动断裂控制,发震间隔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本地区≥ 7级地震的孕震演化过程具有共性行为,表现为孕震构造10年尺度的大范围中强震平静,研究区2~ 5年尺度的中强震频发,末次中强震的时空任意性等特征,对区域地震分析预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9.
从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角度,对郯庐断裂带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进行了对比,认为这两段的地震构造环境具有明显不同,地震活动明显属于不同模式。其中下辽河—莱州湾段属群集型地震活动类型;潍坊—嘉山段属特征型地震活动类型。对于下辽河—莱州湾段,未来应注意在新的活跃期或活跃幕到来时群集型强震、中强震的连续发生;对于潍坊—嘉山段,则应注意断层分段本身所控制的地震复发重现规律  相似文献   
990.
青藏高原环境气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十年来,青藏高原环境气象研究进展迅速,无论是观测研究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有新的发现。周秀骥和邹捍等先后发现夏季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低值中心并提出了产生这种低值中心的可能原因。高登义等利用1975年以来对珠穆朗玛峰北坡水环境的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后发现,1990 ̄1991年爆发的中东战争油田燃烧曾污染了珠峰地区的水环境,带来珠峰北坡绒布河水十三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剧烈增加,比其前后各年增加了5 ̄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