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2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黄小燕  史旭明  刘苏东  金龙 《高原气象》2009,28(6):1408-1413
以1960-2007年共48年6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 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 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结果表明, 对175个独立预报样本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南海热带气旋强度24 h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3 m·s-1。另外, 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样本及预报因子, 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气候持续预报方法的预报误差明显偏大, 独立样本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4.54 m·s-1。  相似文献   
572.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方法诊断分析了北上台风"桃芝"减弱后的低压造成的山东半岛2001年8月1日的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负值区与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层925 hPa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对未来6~12 h的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明显优于常用的诊断物理量散度、水汽通量散度.925 hPa层次增温、增湿明显,可能是非地转湿Q矢量在这次台风暴雨中925 hPa层次比850 hPa具有指示意义的部分原因.可见非地转湿Q矢量是预报山东暴雨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山东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预报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山东的暴雨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3.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过境引发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MPV)和假相当位温(θse),分析了其湿位涡中尺度时空分布特矸,探讨了湿位涡发展、减弱与暴雨增幅、减弱的相关性,并结合假相当位温分布对此次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层湿位涡负值中心与强降水区域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的降水区域在850 hPa层位于湿位涡负中心的暖湿气流一侧,与负中心相距1个纬距左右,MPV负值中心大小可反映降水强度;在低纬地区,MPV的湿正压项MPV1负值区、MPV的湿斜压项MPV2正值中心北部以及θse等值面陡然向地面转折处是预报强降水中心落区的一个判据;MPV1负值增长期,MPV2由负值向正值过渡期,对应降水增幅期;  相似文献   
574.
一次台风暴雨的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国产第一部714SD多普勒天气雷达加密观测资料对发生在厦门及附近县,市的一次台风暴雨过程的多普勒速度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由两场暴雨组成,低层切变线侵入高能区触发第一场暴雨,此时对流层存在三支气流,而第二场暴雨则主要由切变线上生成的边界层气旋和低空西南急流的脉动造成。虽然造成两场暴雨的中尺度系统以及流场特征有很大差异,但两场暴雨的发生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75.
With the use of analyzed TCM-90 data,Typhoon Dot(1990)and complex evolutions are successfullyreproduced in numerical sboulation as it travels over the island of Taiwan. The simulation includes theformation of secondary highs in both circulation and geopotential fields, trajectory jumps during mergence with main centers, anomalous northward movement of a low center west of Taiwan, evolutionalprocess of a low-level jet over the Taiwan Straits and significant deviations of circulation center fromgeopotentia1 center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levels. By examining ev0lutions of 3-h interval simulatedresults, detailed processes of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track before and after Dot's passage of Taiwanis given, whose evolutional images are otherwise impossible with conventionai observations at intervalsof 6 h. A number of control experboents are conducted in the end of the work for understanding causesand mechanisms behind various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576.
通过分析1996年8月1-3田吉安地区台风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的特征及其演变,给出了台风致洪暴雨形成的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77.
东南沿海海堤现状调研报告(上海、浙江部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这部分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海堤调研,包括新建保护上海市区的黄埔江防汛墙和钱塘江涌潮区的海塘与围垦海堤。介绍了当地海堤建设经验,分析了浙东9417号台风毁坏海堤的原因和存在问题,并推荐出较好结构型式的带平台复式斜坡堤和互花米草消浪的作用。建议今后必须进行三防(防浪、防冲、防渗)综合研究海堤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8.
台湾岛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观测事实和研究成果,针对过台泫岛地区台风的内力变化和诱生低压的产生机制进行动力学分析,从而说明台风经过该地区路径发生偏转和跳跃式不连续移动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79.
9914号台风近海强度增强的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鸿明 《台湾海峡》2001,20(3):298-300
通过对9914号台风近海强度增强原因的分析后认为:台风中心高层流出场增强,辐散加大及弱冷空气触击台风北侧,是9914号台风近海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0.
N. K. Liang   《Ocean Engineering》2003,30(9):1107-1115
The swell of a moving typhoon has the same Doppler effect as a moving sound source. Both originate from the variations in an energy flux. In a sound source this is called a frequency shift. In a typhoon it is a swell wave height change. A distant typhoon may generate very high waves through the Doppler effect as the typhoon approaches. A modification λ is proposed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