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21.
一次强华北冷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维国 《气象》1997,23(9):50-53
对1995年6月30日-7月1日华北高空冷涡的强降水过程作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冷锅演变的物理量场分布特征及其云系变化与降水的对应关系,为日常业务预报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22.
一种新的ENSO循环负反馈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层和大气辐合反馈过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异常模式的30年模拟结果,通过对模式ENSO循环演变特征和正负反馈机制的细致分析揭示出了ENSO循环形成的一种新的负反馈过程。指出:ENSO循环的正反馈机制是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且这一不稳定过程的发展在暖态中明显强于冷态;ENSO循环的负反馈机制在冷暖态中表现不同,在冷态消亡过程中,这种负反馈过程主要表现为暖的西传Rossby波经西边界反射产生的暖的东传Kelvin波来抑制冷位相不稳定发展的,但在暖态消亡过程中,不存在类似的纬向波作用过程,其负反馈过程主要表现为在海气耦合不稳定充分发展时伴随的赤道两侧冷水上翻过程的加强以及非线性过程的衰减作用共同抑制了不稳定的发展,并最终使系统从暖态恢复至冷态。本文得出的ENSO循环暖位相中的负反馈机制和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时滞振子”理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23.
将高斯投影计算的原始公式编制成程序,并在程序中预先定义几个常用椭球以及它们的相关参数;同时将程序分为单点模式和批量模式,并打开一个自定义椭球接口来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算例与工程应用软件南方CASS 8.0版本坐标换带模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该程序是可靠的,能够满足日常测量工作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224.
TM遥感图像FLAASH大气校正异常值的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过ENVI的FLAASH模型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遥感图像中,经常存在异常值,即负值和大于100的高值,在水体分布众多的图像中尤其明显的问题,以Landsat的TM图像的校正结果为例,设计了改正算法,即对于异常高值采用阈值法进行改正,对于异常负值采用窗口搜索最小正值法进行改正。使用统计方法和NDVI植被指数对改正前后图像进行了对比。与改正前的图像相比,改正后图像进行计算的结果合理,表明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所提出的改正算法能够行之有效地改正图像中的异常值,为之后的遥感信息提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5.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巴楚断裂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生代形成现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前缘断块隆起,其主要构造反转期为第三纪,巴楚断隆的发育极大地受南到北两凹陷沉降的影响,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和走滑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剪切挤压所致  相似文献   
226.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location results for the parent lightning strokes of more than 30 red sprites observed over an asymmetric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 on 30 July 2015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with a long-baselin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 of very-low-frequency/low-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sen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most all of these cloud-to-ground(CG) strokes are produced during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MCS, and are predominantly located in the trailing stratiform region, which is similar to analyses of sprite-productive MCSs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ocation results for the sprite-producing CG strokes and those provided by 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 indicates that the location accuracy of WWLLN for intense CG strok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typically within 10 km,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based on analysis of 2838 sprite-producing CG strokes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lso, we analyze two cases where some minor lightning discharges in the parent flash of sprites can also be located, providing an approach to confine the thundercloud region tapped by the sprite-producing CG strokes.  相似文献   
227.
张妮  周忠学 《干旱区地理》2018,41(2):409-419
综合测评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M遥感影像、实地调查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理论与方法、Erdas及ArcGIS10.1软件平台,对负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进行界定,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进行综合测算及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3.36×108元,正服务占主导地位。(2)总生态系统正服务在空间呈低、高、中带状分布规律,整体表现出由城镇中心地区向边缘区递增的趋势;负服务呈相反格局;净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以面、带、点状交错分布,净服务为正值以大面积状分布于林地区域,净服务为负值的以带状、点状分布耕地、园地为主的地区。(3)与只测评生态系统正服务相比,能更客观地反映农业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实际能力及对人类的惠益。  相似文献   
228.
拟合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时第三参数c的优选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质数据中,许多数据常呈正偏或负偏分布,但并不服从对数或反对娄正态态分布。这时可考虑它们是否服从三参数对数或反对数正态分布。本给出一种估计第三参数c的方法。它可快速、客观、较优地确定此参数,弥补以往凭经验多次选择、反复试算等缺陷,为检验地质数据的统计分布型式,掌握分布规律,从而用于统计预测等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29.
研究了地图复制中图像变换的规律,给出了若干变换类型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已为计算实例和地图复制与印刷中的经验事实所验证。  相似文献   
230.
Positive definiteness is not enoug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eostatisticians kn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functions chosen to represent spatial covariances and variograms must have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positive definiteness, but they may not realize that there are restrictions on the types of covariances and variogram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particular distributions. This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showing that (1) the spherical model is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multivariat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i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s 2.0 or more (even in 1-D), and (2) the Gaussian covariance and several other model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indicator random functions. As these examples concern quite different types of random functions,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a general problem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spatial covariance models (or variograms) and a specified multivariate distribution. The problem arises with all distributions except the multivariate normal, and not just the two cited here. The need for a general theorem giving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covariance or a variogram to be compatible with a particular distribution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