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地质灾害中的应变局部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应变局部化现象及其研究进展,然后介绍地质灾害中常见的应变局部化现象,即边坡失效、圆形洞室失效、地震中的局部化现象和流固耦合应变局部化现象。采用材料的分叉分析方法和变形局部化的数值模拟研究,可望对地质灾害的机理分析、预测和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2.
    
By studying the seismicity pattern before 37 earthquakes withM⩾6.0 in North China and the pattern of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Capital Area from 1954 to 1992, some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tterns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 have been extracted.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between the anomalies of these two kinds of patterns. From the results we can know the following. (1)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 seismicity will strengthen and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rate will increase. (2) Several years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re will be seismic gaps and deformation gaps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the quake. (3)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patterns all show a decrease in information dimension. This means that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localized with time and it give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showing that a strong earthquake is in prepa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he abnormal patterns of seismicity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have been explained in a unified way in terms of the earthquake-generating model of a inhomogeneous strongbody in inhomogeneous media.  相似文献   
263.
论述GNSS多系统融合定位的数学模型、分析各项误差处理策略以及参数估计方法,基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RTKLIB软件进行GPS、GLONASS、Galileo、BDS多系统融合定位试验,并分析其动/静态定位稳定性和精度。试验结果表明:GNSS多系统融合收敛时间与GPS单系统相比缩短30%~50%,定位精度与GPS单系统相比可以提高20%~50%。此外,在卫星高度截止角大于40°和不利观测环境条件下,单系统可见卫星数不足,从而导致无法进行连续定位,但多系统融合可视卫星可获得比较好的定位精度,在建筑物密集区、山区和卫星遮挡较为严重的恶劣条件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4.
针对室内WiFi指纹位置定位中取RSS的平均值作为其定位特征值在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不能准确地反映RSS信号真值的问题,以及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算法等用于RSS信号的提取只针对线性噪声或非线性噪声中的一种,在室内动态多变、干扰复杂多样的环境下鲁棒性不理想的问题,结合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提出一种用于RSS提取的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给出了算法实现的步骤,并且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条件(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下分别进行了指纹定位在线端的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的RSS提取算法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均优于均值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等已有算法。  相似文献   
265.
广西佛子冲矿铅锌矿体定位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佛子冲矿田构造形迹复杂,中酸性岩浆岩发育,铅锌矿体的产出与控矿构造的性质、规模以及围岩的性质、蚀变类型和强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佛子冲矿田构造特征、矿化蚀变分带和主要成矿带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以及矿体在走向上有从西南向北北东侧伏的特征研究,建立了佛子冲铅锌矿床地质模式,在探讨佛子冲铅锌矿成矿规律和矿体定位特征的过程中,指出了佛子冲这座危机矿山的进一步找矿的具体区域;提出佛子冲矿北北东带的北部六塘一带为首先布置工程区。  相似文献   
266.
在中尺度WRF-EnSRF系统中最新引入的采样误差订正局地化方法不仅考虑了回归系数偏差,而且计算量较小。该方法基于状态变量和对应观测值的相关系数的分布关系,根据离线蒙特卡洛技术制作的关于集合数和样本相关系数的查找表格确定局地化系数因子,进而订正由集合数选取有限造成的背景误差协方差被低估引起的采样误差。本文利用风暴过程的雷达观测资料做了一系列风暴尺度的资料同化理想试验,探讨了采样误差订正局地化方法在风暴尺度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中的技术特点和同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经验局地化方法,采样误差订正局地化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集合同化的效果,对距离的敏感度更低,尤其在天气系统发展变化较快的阶段,新方法优势更大。并且,对不同观测变量以及在风暴发展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局地化方法,所得的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同化对象合理地选择局地化方法。  相似文献   
267.
神经递质和调节肽免疫活性物质在长牡蛎卵巢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琦  方永强  翁幼竹  戴燕玉 《台湾海峡》2003,22(3):299-302,T001
应用兔抗5-HT、DA、NE和GnRH多克隆抗体对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卵巢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神经递质和调节肽免疫活性物质分布在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生殖被膜、胞质和核膜,而生发泡(核)显免疫阴性反应。表明这4种调节物可能参与调节长牡蛎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因此,本研究将可为双壳类生殖神经内分泌学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68.
室内WIFI指纹位置定位一般取RSSI的平均值作为其定位特征值,但考虑到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平均值并不能准确地反映RSSI信号特征值。通过对不同外界干扰因素下RSSI的概率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RSSI不同信号特征值融合指纹定位算法。给出算法实现的步骤,并且在稳态环境下和动态环境下分别进行指纹定位在线端的数据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RSSI不同信号特征值融合指纹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均值指纹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69.
The paper pres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behavior of slurry-consolidated Kaolin specimens tested under axisymmetric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CTC) and Plane Strain (PS) loading conditions. The P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n instrumented apparatus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onset of shear bands. The specimens were consolidated and then sheared under undrained condition. The PS specimens failed via a well-defined shear band that began to develop during the hardening stress regime whereas CTC specimens failed through a diffuse bulging mode. The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S u) of CTC experiments is smaller than the S u of PS experiments. However, the normalized S u of CTC experiments is very close to PS1, which was consolidated under similar K o condition.  相似文献   
270.
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其对应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Kocaeli地震和集集地震的板块构造和区域地震的活动特性,及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和界面系统的、局部宏观尺寸的震源动力破裂过程分析方法。归纳出基于材料破坏分析基础的地震地表破裂的5种主要特征,应用材料和界面本构描述的控制方程稳定性讨论,阐明了地表破坏类型对应的力学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