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4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陈鑫 《地质与勘探》2022,58(6):1131-1140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气水分布规律,提高储层气水分布预测精度,通过半渗透隔板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确定储层水赋存状态,基于现场生产资料和测井数据提供可动水饱和度和气层含水程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临兴区块储层水以束缚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3种状态赋存,束缚水饱和度为28.26%~58.14%,以束缚水为主的储层射孔后基本不产水;毛细管水是生产压差增加克服毛细管压力而被驱替出来的水,该类储层射孔后生产初期不产水,随着生产压差增大,产水量逐渐增大;致密砂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主要受孔隙结构影响,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从粒间孔、溶蚀孔到晶间孔,小孔含量不断增加且孔隙结构越来越复杂,束缚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利用物性指数表征孔隙类型和结构差异,则临兴区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随着物性指数增加而降低,随着泥质含量增加而上升,可采用物性指数和泥质含量回归得到束缚水饱和度预测公式,进而得到可动水饱和度;根据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与可动水饱和度交汇图得到了同含水程度气层的识别方法,气层一般Φ>8%、Swf<15%、Swi<50%;差气层一般Φ<10%,Swf<15%,Swi< 45%;含气水层一般Φ>10%、Swf>5%、Swi为30%~55%;射孔层日产水量可以通过Qw=0.51Swi+2.16Swf+ 13.63Φ+0.17H-1.51计算。  相似文献   
99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一些关键线路难免会穿越采空区场地,因此对于高速铁路选线等系列问题,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需要率先解决。以太焦高速铁路 DK259+135.95−DK259+710.00 线路段的下伏采空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评判模型。首先确定了影响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的5个大因素、19个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因素影响度的划分标准,并组合各因素影响度,提出了相对应的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因素及评价因子的权重,并通过德菲尔法、模糊统计和隶属函数相结合得出了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同时初步分析了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活化”分级的典型特征;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段采空区地基进行了“活化”分级,并确定了该段采空区地基为“必活化”。该模型的分级结论符合现场的实际工况,并为后期该段采空区地基采用注浆法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段采空区地基注浆治理后,又对其进行了二次“活化”分级,确定了注浆治理后的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为“不活化”,这为太焦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新论证。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994.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d)<15.0%)的分布范围,预测了中—特高油产率煤的资源量。研究了矿区主采煤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煤质、沉积环境、变质程度等,认为矿区内中—特高油产率煤具一低两高的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高(0.61%~0.83%)、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35.78%~45.64%),认为成煤环境及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富油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5号煤层的焦油产率略高于3号煤层。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多种水文学法分析大汶河干流生态基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世文 《水文》2015,35(6):61-66
分析估算大汶河干流生态基流量是解决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基础。根据大汶口水文站历年径流资料,采用Tennant法、基流比例法等多种水文学法推求生态基流值,通过计算不同水平年的年际、年内不同水期和鱼类产卵育幼期生态基流量,在分析了各种方法应用区间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拦蓄引水工程和河道生态基流缺失等因素确定了大汶河干流生态基流。认为:基流量为1.1~14.1m~3·s~(-1)能更好地代表该区域不同水期的河道生态需水,经分析其生态基流保障程度基本达到90%以上,说明本文采取的方法在计算代表北方季节性、雨洪型河流的生态基流时是合理、可行性的,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基流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96.
任大忠 《地质与勘探》2015,51(4):797-804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用核磁共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的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双峰态,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其中渗透率对可动流体参数的敏感性显著强于孔隙度;矿物成分成熟度、胶结及溶蚀作用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伊利石含量、碳酸盐含量、高岭石含量对可动流体的赋存不利;绿泥石含量、矿物成分成熟度对可动流体的赋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喉道是引起微观孔隙结构内部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流体渗流能力及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997.
以中原经济区所涉及的五省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2003—2011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与耦合发展度。再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在Arc GIS与Geo Da软件的支持下,对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发展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据此,各市应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8.
辽宁沿海港口成长的影响因素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地状况是决定港口成长的关键,但腹地发展的哪些因素对港口成长的作用最大,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港口发展,这些问题的研究仍没有形成系统和普遍共识。另一方面,腹地存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港口发展的不同阶段与腹地联系的地域空间层次也不尽相同。该研究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辽宁沿海6个城市、辽宁省以及东北三省3个空间层面的腹地与辽宁沿海港口成长的关联程度,得出沿海港口群与东三省的关联度最高。在此基础上,构建港口成长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探讨了9个因素对港口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揭示不同因素对港口影响的内在动态作用过程。据此,将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概括为拉动型、有限促进型、波动型和滞后型4个类型。最后,探讨不同因素对港口成长作用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辽宁沿海港口今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集成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等指标,测量了2012年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交通优势度,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选择拟合程度最优的SEM模型探讨了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差异较大,公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偏右的正态分布;2将公路交通优势度从优到劣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第二等级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第三等级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以及四省藏区;第四等级为西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3SEM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和SLM模型,结果显示,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公路交通优势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其经济产出的贡献达到0.193%,提高公路网络密度能提升公路交通优势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00.
以1976年MSS、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为遥感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野外检验方法获取湿地数据,定量分析东北三省湿地动态变化的相对速率、位移和类型转化,为东北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湿地面积分别为42 249.71 km2、10 737.95 km2、9 744.79 km2;32年来全区湿地先减少后快速增加,黑龙江省湿地面积变化的幅度最大,吉林省湿地变化的相对速率最大;东北三省湿地重心总体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和宾县之间,32年来有向西移动的趋势;湿地与非湿地之间转化明显,其中大部分转向人工湿地,沼泽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