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86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608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30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底可视技术是一种可以直观地对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类型、生物群落等进行实时观察的调查手段。本文介绍了海底摄像、电视抓斗、深拖系统和ROV四种海底可视技术,并对海底可视技术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利用海底可视技术,在南海北部陆坡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冷泉”喷溢形成的自生碳酸盐岩和活动于天然气水合物冷喷溢口或渗流口周围的菌席、双壳类、管状蠕虫等化能自养生物群,圈定出该陆坡由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冷泉”喷溢形成的巨型碳酸盐岩面积达430km^2。  相似文献   
22.
应用PIV系统研究横流中近壁水平圆柱绕流旋涡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横流中近壁水平圆柱绕流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原理及装置,讨论了试验参数的选取和粒子的跟随性问题。分析了上游来流的流动特性,显示了亚临界雷诺数下间隙比为0.5时圆柱后尾流区旋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动态过程,比较了时均流场和瞬时流场旋涡结构。对圆柱尾迹的旋涡脱落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斯特劳哈尔数保持为常数0.2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2002年7月沈阳一次降水过程的催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和探空资料,对沈阳地区2002年7月12日发生的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降水主要是由积层混合云引起的,其中冰相过程占主导地位,霰的融化是最主要的雨生成项。催化模拟试验表明,当云体处于成熟稳定的积层混合云阶段,在0℃层高度以上播撒AgI能起到显著的增雨效果。积层混合云具有巨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24.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与北极涛动年代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北极涛动指数资料及关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冬季北极涛动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东北冬季气温为持续冷冬(暖冬)期。可能影响机制是:在地面,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时,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减弱),亚洲大陆偏北冬季风增强(减弱),东北为持续冷冬(暖冬)期;在对流层中层,冬季北极涛动处于低(高)指数期时,东亚大槽加深(减弱),贝加尔湖以西以北脊增强(减弱),环流呈经向(纬向)型发展,东北对流层中层偏北风增强(减弱),东北为持续冷冬(暖冬)期。  相似文献   
25.
人造热带气旋垂直结构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龑  陆维松 《气象科学》2005,25(5):459-464
在人造热带气旋中引入了倾斜垂直结构,并将其用于西折后9806号热带气旋登陆路径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优于应用正压结构的人造热带气旋方案的模拟结果要准确。因此,此类热带气旋的预报中,其初始涡旋可采用倾斜垂直结构,从而提出改进热带气旋初始涡旋的一种新思路。若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推广,则具有广阔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2001年全球重大气候事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气象》2002,28(4):25-28
全球气候仍持续偏暖。亚洲大部出现异常冷冬,许多地区遇到数十年未见的风雪严寒;美国冬季也连续遭受暴风雪袭击。东亚、南亚、中亚有西亚发生了大范围的持久干旱,南亚、东南亚夏季暴雨频繁,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欧洲、非洲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导致不同程度的洪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北大西洋飓风较常年显著偏多,西北太平洋台风也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27.
湿位涡守恒条件下西南涡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禾  邓北胜  吴洪 《气象学报》2002,60(3):343-351
运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 (HIRLAM)模拟了一次中国西南地区在多种活跃天气系统影响下 ,西南涡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东亚季风、青藏高压、地形等多种尺度与不同高低空环流形势配合以及在湿位涡守恒条件下对流发展时 ,潜热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对中尺度涡旋和强对流发生发展的作用 ,探讨了西南涡和局地降水增强与消亡的成因与理论 ,并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8.
青藏高原对其东北侧干旱形成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应用再分析资料,指出高原边界层内存在北高南低偶极子型涡旋对的独特气候现象。根据当雄站1998年5月31日至6月4日感热通量的连续观测资料,确定了高原热力作用的时变特征,分别用不同的理想高原初始涡度场加定常热源强迫和时变热源强迫代入正压准地转涡度模式,研究了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形成。认为有三种过程在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基流对上游反气旋涡旋的平流输送、南侧气旋涡旋的能量频散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引起的频散生成高值系统的增强。  相似文献   
29.
Pore‐ice sublima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aeolian activity in cold environments where surface sediments hold significant amounts of frozen water. 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have defined the rate of grain release from cemented surfaces by pore‐ice sublimation. In 1996–1997, controlled field experiments at Presqu'ile Beach, Ontario, were implemented to measure sediment release from frozen surfaces. The release rates were compared to the local wind regim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additional field experiments, the effect of sediment water content on grain release by sublimation was exam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 equation which predicts grain release based on local wind speed, ground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urface water content is proposed. Predicted release rates show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natural deflation measured on the beach at Presqu'ile Provincial Park.  相似文献   
30.
针对高寒山区1:25万区调野外工作条件差、时间短,植被覆盖度低、遥感影像质量好的特点,提出了遥感影像解释、遥感标志剖面解译新概念,以及不同工作区用不同大法的新思路。研究、实践认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高寒山区区域地质调查能减少野外工作量,缩短周期,节约经费,提高调查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