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8篇
  免费   3773篇
  国内免费   4947篇
测绘学   2351篇
大气科学   1881篇
地球物理   5734篇
地质学   10301篇
海洋学   2646篇
天文学   260篇
综合类   1448篇
自然地理   184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973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872篇
  2016年   905篇
  2015年   1054篇
  2014年   1251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373篇
  2010年   1220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198篇
  2007年   1299篇
  2006年   1300篇
  2005年   1103篇
  2004年   1083篇
  2003年   873篇
  2002年   690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542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纪文君  王卫强 《台湾海峡》2002,21(3):340-343
介绍了Ekman螺线的动力学结构 ,分析研究了风应力及海水内部的动量传递形式 .结果表明 :动量传递方向与海流方向成 45°左偏 .这对于研究海洋内部的动力结构是有意义的 .  相似文献   
102.
Amodelof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oceanshearwave¥QiaoFangliandZhangQinghua(FirstInstituteofOceanography,stateoceanicAdminis...  相似文献   
103.
黑潮在吕宋海峡的形变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0年以来对吕宋海峡和中国南海(SCS)北部的WOCE水文资料和其它海洋调查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同一海区的卫星遥测海表温度(SST)的资料处理,推断在吕宋海峡常年存在黑潮路径弯曲,西折进入SCS并又流出SCS的现象,作者将黑潮的这种变形称为“黑潮流套”。黑潮变形进入SCS的位置在冬季位于海峡中部、南部附近,范围较大;在夏季略向北移,较集中于海峡中部,范围较小。作者认为,黑潮流套现象可用位涡守恒理论作定性的解释:当黑潮在吕宋海峡失去西边界支持后,其流轴以西贴近西边界的一部分流体,因具有较大的相对正涡度,会脱离黑潮主体在南海东北部形成反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的环流,而黑潮主体会以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在海峡以西的海域出现。整个黑潮以弯曲、扩展的形式在海峡处产生形变,在海峡东侧出现反气旋涡旋的倾向。吕宋海峡黑潮流套及南海北部的诱生环流之流型,会因黑潮本身以及副热带环流整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与海峡的宽度有关。总之,吕宋海峡黑潮流套的形成是由当地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地转β效应这些内部机制决定的,它的常年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4.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udy of a single-column structure used as well-head platform. In order to check the reliability of computation theory and programme, mode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lusion of tests and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ingle-column platform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05.
The plastic node method is reformulated by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and is applied to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ubular joints, eventually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gussets, stiffener rings, etc., if necessary. Four different joints are studied here in detail for the elasto-plastic behavior, the strain at the hot spot, the strain concentration factor around the intersection line, and the propagation of the plastic region with loading up to collaps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ultimate strength, safety factor,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stic field.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06.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沉积总体上表现为全新世CaCO3含量高、晚更新世CaCO3含量低的“大西洋型”碳酸盐演化特征,但冲绳海槽北段和中部的碳酸盐演化特征并不一致,海槽内西坡、槽底和东坡的不同部位其演化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特征密切相关,晚第四纪冲绳海槽碳酸盐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面向GIS的线状符号开放式多元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自银 《海洋通报》2003,22(1):70-76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廓整饰线,并对裁剪法作了简要阐述。上述线型设计方法已成功设计、实现并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MBChar)”,已服务于大陆架海底成图项目。  相似文献   
109.
动荷载作用下海底粉土的孔压响应及其动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选用近海分布较广的粉土为研究对象 ,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 ,找出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 ,确定波浪作用下粉土的应力状态、破坏临界循环次数 ,判断不同深度处的粉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及发生液化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降低 ,为海上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该文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 ,明胶比浊法 ,氧瓶燃烧法三种分析方法考察海洋硫酸多糖药物几丁糖酯的稳定性 ,采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考察几丁糖酯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及分布宽度、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及样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几丁糖酯的稳定性考察 ,几丁糖酯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