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389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特征及层序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共划分出三个层序(三级层序),层序Ⅰ不完整,层序Ⅱ和层序Ⅲ皆由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萎缩体系域三个基本单位构成。层序界面主要有区域构造运动界面和盆地构造应力转换面体系域转换界面两种类型。聚煤作用、油气聚集主要发生在盆地低水位至扩张期,低水位和扩张体系域含有主要的煤层和油气母岩(生油岩)。  相似文献   
72.
俞志尧 《天文学报》1998,39(3):237-243
对一些OH/IR星的拱星OH脉泽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双峰结构谱线轮廓上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小峰叠加在双峰上,即在谱线轮廓的双峰结构中的每个峰是由几个小峰叠加而成的.从脉泽的辐射转移方程和拱星包层的速度结构出发,研究拱星OH脉泽辐射频谱的轮廓特征,提出多重分离的膨胀拱星亮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双峰结构的奇特观测现象.  相似文献   
73.
城内外屋顶面附近风.温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内外屋顶面附近的风·温实测资料,分析了研究较少的,做为城市第二热力面的城市内外屋顶附近的风·温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城市区域内屋顶面对城市气候形成的作用和机制、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以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矿产资源的最适耗竭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使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解决矿产资源市场需求与资源节约利用需求的矛盾,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实质研究入手,利用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互为制约的关系以及矿产资源发展的阶段特性,确定矿产资源发展曲线,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对最佳开采速度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研究,认为最佳开采速度是影响矿产资源最适耗竭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以此确定系统函数关系和系统变量。运用最适耗竭理论中的最佳开采速度和福利函数,建立矿产资源最适耗竭模型,以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5.
With the launch of SARAL/AltiKa altimeter,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wind speed retrieval algorithms. Here we present two algorithms for estimating and validating wind speed from AltiKa. The first method is based on a theoretical 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 (GMF) using forward model simulations for Ka band specifications. The second is the model function developed using the matched database of input and output vectors of Normalized Radar Cross Section (NRCS) from AltiKa and wind speed measurements from concurrent Jason-2 altimeters. Since the NRCS depends on both the surface roughness due to surface wind speed and on mean square slope of the surfaces,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is used along with wind speed for model development as an proxy variable.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GMFs are evaluated for retrieval of wind speed from AltiKa and validated with NDBC buoys data. The empirical model provide wind speed retrieval accuracy of 1.4 m/s. The accuracy of wind retrievals from theoretical model is also in the similar range (1.6 m/s), indicating the sound physical basis applicable for the future altimeters with various incidence angles. The retrieved wind speed is applied for various case studies, bringing out all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features quite well.  相似文献   
76.
利用Argo剖面数据和水声学数值模型,分析了西太平洋夏季在热带海区(I型)、亚热带南部海区(II型)和亚热带北部海区(III型)三类典型声速环境下的会聚区特性。声场计算结果表明,声速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及声源深度的变化对会聚区声场特性有明显影响。当声源深度为20m时,热带海区会聚区距离较远,第一会聚区约为65km,超出亚热带海区约5km;当声源深度为200m时,亚热带北部海区会聚区距离较远,第一会聚区约为60km,亚热带南部海区、热带海区依次递减约5km。I型和III型剖面在特定的声源深度条件下出现波导型声场,当声源位于表层时热带海区产生表面波导,当声源位于次表层时亚热带北部海区产生次表层波导,对于1kHz的声波,波导深度范围内的传播损失比波导深度以外高出10~20dB。  相似文献   
77.
声信号在浅海环境传播时,经过海面风浪的不断散射,传播损失会相应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声传播损失计算海面波高,利用风浪充分成长时波高与风速的关系,对海面风速进行反演,并针对声速剖面在有无跃层两种情况下反演过程的异同进行讨论。利用模拟仿真与2013年黄海声传播实验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由长江口现场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知,洪水期潮波上溯过程中,潮波变形具有先加剧后趋缓的特点。基于非结构网格FVM方法建立大通至外海的大范围数学模型,复演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以此为基础,研究长江口洪水期潮波变形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认为:洪水期长江口潮波变形转折点位于潮流界上游;转折点下游潮波变形逐渐加剧是由于高低潮位潮波传播速度差异造成的;转折点上游潮波变形趋缓是由于高潮位重力引起的潮波传播阻力对潮波传播影响大于高低潮位潮波传播速度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9.
水平轴潮流能叶轮尖速比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兵振  廖微  张巍 《海洋工程》2015,33(6):100-105
针对设计尖速比对水平轴潮流能叶轮动力特性的影响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叶轮动力特性仿真模型,以叶片数量分别为2、3、4的叶轮为对象,考察设计尖速比对叶轮的功率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尖速比越大的叶轮,其最大效率也越高;叶片数量多的叶轮,其功率系数略优于叶片数量少的叶片。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水平轴潮流能叶轮的设计尖速比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80.
德庆  徐珺  宗志平  赤曲  罗布坚参  代华光 《气象》2015,41(9):1086-1094
利用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通过环境场和中尺度特征较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孟加拉湾风暴费林(Phailin)对西藏特大暴雪的影响。研究表明:“费林”对强降水的影响主要是登陆减弱为低压后,低压云系分两个阶段形成三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对流云团在南支槽的作用下上高原。而强降水的发生和南风风速的大小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西南低空急流建立后西藏南部才出现强降水,而低空急流的建立是靠南支槽的贡献。南风风速和强降水的这一重要关系为此类天气提供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