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9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839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476篇
地球物理   1118篇
地质学   1468篇
海洋学   910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375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西汉末—北宋黄河三角洲(公元11~1099年)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末—北宋黄河三角洲是在很浅的水域发育的。在1855年海岸线内侧数千米处三角洲厚度只有12 m左右。无论是整个三角洲,还是水下三角洲各个组成部分(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都比现代黄河三角洲相应部分要薄。前三角洲之上在不同地点发育三角洲前缘粉砂或者分流间湾黏土质粉砂。推测这一时期三角洲上多条分流同时活动。三角洲中有孔虫和介形虫属种和数量都与下伏陆架沉积物的有明显差别,且自下而上显示越来越受入海河水影响。与苏北、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生物丰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沉积速率的增加,反映这一历史时期黄河入海泥沙增加以及黄土高原侵蚀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992.
Rainfall simul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oil erosion process of purple soil in two cultivation practices---contour cultivation and downslope cultiv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wo cultivation practices, the surface runoff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logarithmic function formula.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rainfall, the amount of runoff increased with the rainfall duration and 20 minutes later it became relatively constant.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soil erosion rate may be described by the logarithmic function formula. The eros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rainfall duration and 20 minutes later it also became constant. Under downslope cultivation condition, the soil erosion rate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under contour cultivation condition in the case of gentl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erosion rate for downslope cultivation and contour cultivation practices.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rainfall intensity the soil erosion rate under the downslope cultivation condition could be more than 30 times that under the contour cultivation condition. But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would be reduced to some extent in the case of heavy rain.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不同长度的基线,受双差之后电离层延迟影响不同,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处理策略。对短、中、长基线处理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数学模型:电离层固定模型,电离层加权模型,电离层浮点模型。通过3组不同长度基线实测数据处理表明,对应不同长度的基线,文中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6个代表站2004—2011年中籼迟熟水稻品种区试资料及1984—2013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通过分析田间环境下逐日最高气温与水稻结实率的关系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高温敏感时段主要在水稻齐穗期前36天至齐穗期前4天。其中,齐穗期前14天左右(减数分裂期前后)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水稻高温败育模型,根据各样本水稻减数分裂期逐日最高气温,实现研究区域站点尺度水稻高温败育的定量模拟预测。模型对高温年份2004年和2007年各站点水稻相对结实率模拟和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74%和2.84%。分析表明,利用基于水稻高温败育模型的定量模拟方法,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情况进行较好预测。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1906-2015年武汉月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资料,重建了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其年代际尺度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①过去110年武汉市经历了“暖—冷—暖”3个多年代际波动,其中1906-1946年与1994-2015年气候相对温暖,1947-1993年则气候相对寒冷;②在多年代尺度上,武汉市存在多次显著增温和降温过程,其中增温速率最快的30年和50年分别出现在1980-2009年和1960-2009年;最快降温速率则出现在1928-1957年和1925-1974年;③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均温发生了3次跃变,其中由冷转暖的跃变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和90年代中后期,而由暖转冷的跃变则出现在40年代;④武汉市年均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和中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幅偏大。此外,全球增暖停滞现象在武汉市最近十几年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化水平与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山东省旅游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差异明显高于内陆腹地,少数高旅游经济贡献率的城市带动提升了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贡献率;山东省各地级市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之间均存在错位关系,依据错位方向和错位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正向强错位、正向弱错位、负向弱错位和负向强错位4种类型,分析每种错位类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旅游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预测发震时间的水氡滑动变化率值及其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雪芳  王吉易 《地震》2001,21(1):85-90
介绍了水氡滑动变化率的计算公式,滑动变化率的演化与地震时间的统计关系,据此给出了水氡滑动变化率值发震时间预测的步骤、判断指标和方法。结合震例,对预测效能进行了评价。检验性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发震期限为1-12个月,平均5.1个月。该方法可以用于强震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998.
Two state-of-the-art, high-resolution, in situ turbulence measurement systems, which can be deployed at altitudes well above the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are compared: the Tethered Lifting System (TLS) of the 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IRES)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lorado, and the helicopter-borneturbulence measurement system HELIPOD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Braunschweig, Germany, and the University of Hanover, Germany. Whilethe CIRES TLS is a fixed-point platform, HELIPOD is a moving platform.On the basis of data taken with the two systems in separate field campaigns,the system capabilities are quantified and discussed. Criteria for instrumentalrequirements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both the CIRES TLS and HELIPODare well suited for measuring fine-scale turbulence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very small temperature structure parameters 106 K2 m–2/3 and smaller) and very small energy dissipation rates (10-7 m2 s-3 and smaller). The authors are not aware of any other turbulence measurement systems that have similar capabilities and can be deployed at altitudes of up to several kilometres. The HELIPOD is ideal for high-resolution horizontal measurements while the TLS is ideal for high-resolution vertical measurements using multiple sensors attached to a suspended line.  相似文献   
999.
利用GPS形变资料确定地壳形变的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并结合 GPS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地壳水平应变场的方法 ,并介绍了在获取应变参数基础上求定剪应变和面膨胀的基本公式。结合华北地区实际的 GPS形变观测资料确定了华北地区的应变场特征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Introduction At present, the current probabilistic method of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the world is gener-ally adopted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Cornell, 1968). It supposed that earthquake occurrence conforms to the segmented Poisson distribution model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proportional rela-tion among earthquakes of various magnitudes obeys the cut-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law in a sta-tistical area in compiling Seismic Intensity Zoning Map in China (1990) owing to the temporal-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