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80篇
  免费   11118篇
  国内免费   13517篇
测绘学   5377篇
大气科学   9838篇
地球物理   12145篇
地质学   34696篇
海洋学   7108篇
天文学   2385篇
综合类   4468篇
自然地理   12998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1827篇
  2021年   2225篇
  2020年   2242篇
  2019年   2505篇
  2018年   2127篇
  2017年   2497篇
  2016年   2666篇
  2015年   2847篇
  2014年   3560篇
  2013年   4014篇
  2012年   3731篇
  2011年   4084篇
  2010年   3444篇
  2009年   4172篇
  2008年   4146篇
  2007年   4525篇
  2006年   4356篇
  2005年   3866篇
  2004年   3583篇
  2003年   3380篇
  2002年   2970篇
  2001年   2626篇
  2000年   2420篇
  1999年   2196篇
  1998年   1905篇
  1997年   1740篇
  1996年   1547篇
  1995年   1274篇
  1994年   1269篇
  1993年   1065篇
  1992年   816篇
  1991年   609篇
  1990年   513篇
  1989年   391篇
  1988年   302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8 毫秒
961.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universal time (UT1–UTC), length of day (LOD) and the axial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AAM χ 3). The multivariat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are generated by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1) least-squares (LS) extrapolation of models for annual, semiannual, 18.6-year, 9.3-year oscillations and for the linear trend, and (2) multivariate autoregressive (MAR) stochastic prediction of LS residuals (LS + MAR). The MAR technique enables the use of the AAM χ 3 time-series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the computation of LOD or UT1–UTC prediction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pproach, two other prediction schemes are also applied: (1) LS extrapolation, (2) combination of LS extrapolation and univariate autoregressive (AR) prediction of LS residuals (LS + AR). The multivariate predictions of AAM χ 3 data, however, are computed as a combination of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LS model for annual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s and the LS + MAR. The AAM χ 3 prediction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LS extrapolation and LS + AR predic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based on LS + MA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xial component of AAM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predictions of LOD and UT1–UTC based on LS extrapolation or on LS + AR. In particular, the UT1–UTC predictions based on LS + MAR during El Niño/La Niña events exhibit considerably smaller prediction errors than thos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LS or LS + AR. The AAM χ 3 time-series is predicted using LS + MAR with higher accuracy than applying LS extrapolation itself in the case of medium-term predictions (up to 100 day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predictions of AAM χ 3 reveal the best accuracy for LS + AR.  相似文献   
962.
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综合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分析经验法、理论计算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等确定煤柱宽度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保留煤柱宽度。根据石炭井二矿生产实际,分别对巷道开挖前后,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应力、变形进行了模拟,同时利用21053工作面异型煤柱的有利条件,对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等进行了实测。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与煤柱宽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石炭井二矿煤柱宽度。  相似文献   
963.
吉林省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海沟金矿床区域水系沉积物、矿区水系沉积物及矿体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海沟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对区域47个异常进行了研究对比,预测出一处寻找海沟式金矿床的有望异常。  相似文献   
964.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965.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 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6.
居住单元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范围,其交通环境的优劣是衡量居住单元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高分辨遥感影像 的高空间分辨率特点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居住单元交通环境的可能性。本文从区域交通环境、路网可达性出发,对城市居住单元交通 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构建了居住单元交通环境的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厦门市的 50个居住单元进行了评价分析。实验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城市交通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成本较低,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7.
分析聚煤盆地沉积环境,研究聚煤盆地煤层分布规律,对指导煤田预测和指导勘探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数字测井的视电阻率曲线来分析、解释原始沉积环境,研究聚煤盆地的煤层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8.
基于多分辨率小波变换,针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区域能量测量的小波变换融合算法.将此方法与HIS和传统小波的融合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多光谱图像光谱信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高分辨率图像的空间信息,融合效果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69.
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TM、SPOT 4及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及其它辅助数据,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北京市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2000年与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为59.707,处于良好等级;2000~2006年间,北京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稳定保持在"良"的状态,总体变化不大,但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了339.09 km2,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285.24 km2,水域面积减少了118.98 km2,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城市化扩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70.
地下水流模型识别问题是综合的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过程,但常常被片面理解为反求水文地质参数问题,这种片面的认识大大妨碍了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及对水文地质过程的理解,并由此导致一些不应有的错误结论。简要论述了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概念及问题类型,利用模型分解的方法指出地下水流模型的识别可分2步完成:一是利用附加水头场(或附加降深场)求参数;二是利用初始水头场确定边界条件及源汇项。除参数外,源汇项、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也是地下水流模型识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