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93篇
  免费   13526篇
  国内免费   19390篇
测绘学   8113篇
大气科学   14495篇
地球物理   16816篇
地质学   41592篇
海洋学   9349篇
天文学   8228篇
综合类   5599篇
自然地理   12417篇
  2024年   345篇
  2023年   913篇
  2022年   2273篇
  2021年   2678篇
  2020年   2921篇
  2019年   3677篇
  2018年   2745篇
  2017年   3256篇
  2016年   3367篇
  2015年   3749篇
  2014年   4789篇
  2013年   5154篇
  2012年   5107篇
  2011年   5619篇
  2010年   4830篇
  2009年   5884篇
  2008年   5859篇
  2007年   6315篇
  2006年   5983篇
  2005年   5095篇
  2004年   4628篇
  2003年   4224篇
  2002年   3530篇
  2001年   3150篇
  2000年   2947篇
  1999年   2701篇
  1998年   2349篇
  1997年   2003篇
  1996年   1784篇
  1995年   1528篇
  1994年   1502篇
  1993年   1309篇
  1992年   987篇
  1991年   728篇
  1990年   604篇
  1989年   515篇
  1988年   413篇
  1987年   244篇
  1986年   191篇
  1985年   159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50篇
  1976年   26篇
  195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Coastal waters off the southwest coast of India draw special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occurrence of mud banks at certain locations during southwest monsoon period. The present study puts forward a hypothesis of a subterranean flow, which could be a plausible mechanism to initiate the mud banks. The subterranean flow is believed to be coupled with activated trending faults and originate from the adjacent watershed (Vembanad Lake) separated from the sea by a narrow strip of land where submerged porous lime shell beds are present. When the lake water injection occurs through the fault, the mud/clay gets excited by its thixotrophic properties (as the overlying water looses its electrolyte) and transforms into a flowing fluid. The lowering of salinity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resh water keeps the mud suspension in the water column for longer duration,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mud banks. The idea of subterranean flow through lime shell beds initiating formation of mud banks may apply globally to any coastal regions hugged by wetlands and of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62.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963.
川西盆地雾和能见度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西盆地广汉机场气象台1986年1月~1995年12月共10 a地面观测资料,对广汉机场低能见度的生消时间、持续时间和能见度的年季节变化及其日变化做了统计分析,研究广汉机场全年能见度的飞行气候特征,特别是低能见度气候特征对飞行的影响。结果表明,能见度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早、晚时段能见度较低,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能见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12,1,2月)、春季(3,4,5月)能见度较低,而夏(6,7,8月)、秋季(9,10,11月)能见度较高。冬季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受辐射雾影响,夏季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随着降水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低能见度时间短暂。各标准低能见度逐时频率的日变化特征在各季基本相似,低能见度高频率区均出现在早晨到上午,低频率区均出现在下午。  相似文献   
964.
近58a来影响和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949-2006年热带气旋资料,对58a来影响和登陆浙江热带气旋的登陆位置、登陆时间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登陆后的移速及路径变化与降水中心分布的关系、登陆后维持和衰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影响和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有较明显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特征;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陆上维持时间与登陆时的强度正相关,登陆后12h内热带气旋衰减较快;登陆后移向偏北分量大的或移速加快的热带气旋,主要降水区出现在路径右侧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65.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in the Gulf of Cadiz is revisited, using additional diagnostic modelling tools. The dissolved trace metal (Cu, Ni, Zn, Co) distributions in the Gulf of Cadiz are analysed using modelled tracer evolutions, field observa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tracer ages. This study shows that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observed metal distribu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etal inputs of three river systems (Guadiana, Rio Tinto and Odiel, Guadalquivir) discharging into the Gulf of Cadiz, while the remainder of the signal is most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benthic metal remobilisation along the shelf of this coastal region.  相似文献   
966.
南海鱼类生物多样性与区系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南海鱼类生物多样性与区系分布的生态地理条件,鱼类生物多样性特征。校核整理了南海鱼类2 321种,分属于六鳃鲨等35目,以鲈形目占绝对优势(979种),并以珊瑚礁栖,典型暖水种的隆头鱼科为优势科(占117种),而蝴蝶鱼和石斑鱼分别达到34种、31种,列为优势属,从而构成南海富有潜势的群落结构。文中进一步论述了南海鱼类区系属于以印度-西太平洋为主体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967.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四个自然群体(大连、烟台、青岛、韩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在四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2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9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8.62%;四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各群体特有的扩增带。韩国、烟台、大连、青岛四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分别为0.2557、0.2557、0.2344和0.2249,以韩国和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其次为大连群体,青岛群体最低,但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数Hpop为0.2427,整个栉孔扇贝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2503。遗传多样性剖分显示,绝大多数(97%)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很小部分(3%)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关。而采用基于单倍型(等位基因)之间的进化距离的AMOVA分析得到的这两个数据则分别为99%和1%,Φ值为0.010,且P=0.05,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程度位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968.
利用1989年在大西洋热液活动区采集的块状硫化物样品,采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进行了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形态与成分标型及其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热液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热液期与沉积期两个成矿期,和石英-黄铁矿阶段、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胶状黄铁矿阶段和非晶质SiO2阶段等5个成矿阶段;不同成矿阶段黄铁矿的共生矿物和矿物特征不同,在晶体形态上具有从单形晶-聚形晶-胶状  相似文献   
969.
1985年5—6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7个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首航次定量调查。分别对18种环境因子和68个优势种和习见种所做的聚类分析显示了黄河口水下三角洲与邻近海域的某些差异,并联系沉积环境将所研究海域划分为四个区:黄河口水下三角洲、莱州湾、渤海中部和渤海湾东部。对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速率的关系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0.
南海北部海区水团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判别分析应用于南海北部海区的水团分析。划分为八个水团:沿岸冲淡水团(F),近岸混合水团(M),暖表层水团(WS),表层水团(S),表—次层混合水团(SU),次层水团(U),次—中层混合水团(UI)和中层水团(I)。给出了各水团在四季代表月的Bayes多组判别的系数和参数。用资料检验判别的成效.冬季和春季可达95.90%以上,夏季为94.80%,秋季是全年最低值,为92.72%。讨论了造成错判的原因,并与Fisher判别作了比较。当测值维数较低时,建议选用Bayes判别。对八个水团以及各水团两两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证实在每个季节中各水团之间的差异,都在高度置信水平(α=0.01)上具有显著性。因而,划分为八个水团是有实际意义的,其判别式的系数和参数,可用于实际的判别和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