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497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Study of seismic wave excit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media was an active and important subject in seismolog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numerous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his article, I have, first, made a brief review on those developments and then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a unified and efficient method, global generalized reflection-transmission (abbreviated to R/T thereafter) matrices method, for synthetic seismograms in multi-layered media with irregular interface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24~26]. As demonstrated in this article, this method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generalized R/T coefficients method for the horizontally layered case [2,5] to the layered media with irregularly shaped interfaces by incorporating the T matrices technique [27,28]. Because of the use of a recursive scheme in computing the global generalized R/T matrices, this method is efficient, particularly for the cas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rre  相似文献   
162.
片、粉状触媒合成腔体内压力、温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片状触媒合成体系和粉状触媒合成体系,在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合成腔体内压力、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金刚石合成特征区分布图,分析辽些压力、温度变化对合成金刚石品质的影响,由此,指出粉状触媒是合成金刚石用触媒材料的较佳形态。  相似文献   
163.
对黄河三角洲东北部地区的高分辨率水声学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所记录的破坏土体变形程度、运动产生的平面形状和地貌特征形态,对土体失稳过程进行分类:浅表土体变形、塌陷凹坑、滑坡和沉积物重力流。结果表明:(1)浅表土体形变的变形程度最低,出现在研究区斜坡上部平滑海底,主要为绳网状泄水构造和表层拉张裂隙。(2)塌陷凹坑在研究区内广泛出现,是局部土体液化后发生了垂直沉降的结果。(3)滑坡多发生在水下斜坡的中上部,由弧形塌陷区、狭窄的冲沟通道和负地形沉积物堆积区组成。滑坡陡坎后缘发现拉张裂隙。(4)沉积物重力流是土体发生变形程度最大,搬运距离最长的土体破坏变形形式。局部区域多次受到沉积物重力流切割和充填作用。  相似文献   
164.
为探究旋转地震动在大跨度悬索桥中的应用,首先,从线弹性理论和功率谱角度基于随机振动理论提出了6维地震动加速度功率谱模型;其次,基于MATLAB编制旋转地震动人工地震合成程序,从反应谱角度对合成地震动进行了正确性验证和拟合精度迭代调整;最后,分析了旋转地震动与地震动入射角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地震动平动分量反应谱与实测地震动的平动分量反应谱吻合度较高;六维地震动的主梁跨中竖向位移越是三维平动地震动的3倍,而主缆轴力峰值接近2.25E+05kN,约是三维平动地震动的1.3倍;旋转地震动和地震动入射角将会加大桥梁结构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且会减小塔底截面和桩最不利截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5.
为解决地震前兆非标准仪器的统一接入问题,本文对地震前兆台网设备异构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一套完整的地震前兆数据采集适配软件设计方案,并从采集、存储、传输3个主要软件模块描述了关键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66.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mitting boundary is formulated in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It is developed for the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of arbitrary shape foundations 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strata overlying rigid bedrock. Dynamics of a rectangular rigid surface foundation on a homogeneous stratum is analysed by a hybrid approach in which the finite region including foundation is modelled by the convent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surrounding infinite region by the newly developed transmitting boundary. To demonstrate its strength, the present method is applied to a rectangular foundation in a horizontally heterogeneous ground consisting of two distinct regions divided by and welded along a vertical plane.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7.
村镇规划国土GIS数据是村镇规划国土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因为其涉及规划、国土、建设等多个行业,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领域的相关建设经验,而需对其数据组织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村镇规划国土GIS数据的特点,然后从数据分类编码、数据集成、异构数据融合和数据的专题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研究。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信息的规范化组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面积提取已经普遍应用到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工作中,但是普遍存在着提取效率低,精度达不到生产要求。随着高分辨率传感器的相继问世,融合多平台遥感数据有利于提高分类和动态监测的精度。本文以日照市莒县粮食种植面积提取为例,融合多时相和多源异构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取粮食种植区域,深入挖掘多源数据的互补效应,提出了融合多时段、多源地理信息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为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快速高效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9.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整合煤矿的增多,复采工作面临空窄煤柱采动失稳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针对辛安煤矿复采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控制的工程难题,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采掘扰动响应特征,提出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动态注浆加固技术方案并开展现场应用和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掘进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在1402工作面回采期间,距5号钻场18~6 m范围,临空窄煤柱集中垂直应力由非对称马鞍形分布逐渐过渡为拱形分布;距5号钻场6 m时,临空窄煤柱承载叠加垂直应力超过煤体强度,塑性区完全贯通,极易破坏失稳;现场采用MP364型注浆材料及专用注浆设备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前后5 m区域进行加固,动态注浆始终超前工作面10 m,通过深孔窥视和气体监测手段验证临空窄煤柱良好的封堵固化效果,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我国整合矿井类似条件下煤柱稳定性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70.
焦磷酸根在即时合成阴离子粘土结构中的嵌入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在矿物结构中的嵌入是固化、净化污染物的一种有前景的矿物学方法。焦磷酸根离子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工业磷污染源之一,研究新的除磷技术是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人工配制焦磷酸盐废水,初步研究镁一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阴离子粘土去除焦磷酸根的效果、影响因素和焦磷酸根离子在阴离子粘土结构中的嵌入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镁一铝盐水解共沉淀法即时合成阴离子粘土,焦磷酸根离子有效地嵌入阴离子粘土结构中,对焦磷酸根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值和Mg/Al比值。pH值为9.0~10,Mg/Al比1:1~3:1时,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