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1篇
  免费   2069篇
  国内免费   2053篇
测绘学   854篇
大气科学   1347篇
地球物理   3115篇
地质学   4566篇
海洋学   828篇
天文学   1918篇
综合类   796篇
自然地理   69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819篇
  2006年   789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14.
15.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16.
从知道某些天体具有磁场起,人们就对其磁场的起源提出种种解释,例如有电池说,转子说,化石说,发电机说等等。但由于这些学说都分别与某些观测事实相抵触而未被公认,因此星球磁场的起源一直是未能解决的命题。余先河先生提出,星球的磁场起源可能与所受的引力有关,行星的磁场强度正比于其所受卫星的引力;正比于卫星与行星的引力连线转动的相对角速度。本文对这两方面的命题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81和r=0.8425,它们都在a=0.01的信度水平上相关。结果表明余新河关于行星磁场起源的设想是有基础的。本文还对其统计结果和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19.
讨论了应用曲面拟合技术和利用离散的重力观测点的重力变化对特定研究区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该区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的具体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获得了2004年3月福建安溪3.6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发现空间梯度场图像能清晰地反映出地震前重力场群体性变化的差异性;利用此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3月间台湾海峡西岸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空间梯度场图像。  相似文献   
20.
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the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to the thermal SZ power spectrum produced by the energetic electrons in massive clusters. The corrections are well within 10% for current experiments with working frequencies below v < 100 GHz, but become non-negligible at high frequencies v > 350 GHz. Moreover, the corrections appear to be slightly smaller at higher l or smaller angular scale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include the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SZ power spectrum especially at low frequencies unless the SZ power spectrum is used for precision cosm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