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04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881.
非绝热加热对江淮气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华  陶诗言 《大气科学》1991,15(3):55-65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潜热、感热和水汽蒸发等诸因素对江淮气旋的影响。对各种试验进行了涡度平衡与能量平衡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初生时,扰动从基本气流中获得能量,正压不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江淮气旋发展后期,斜压性比较明显。潜热释放有意义地修正了系统的相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系统的强度。海上感热和水汽蒸发促进了深对流发展,加大降水,同时加强了有效位能的释放,从而加强了系统发展,但它们的作用是有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882.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mean zonal wind, horiz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at 30 mb and Total Ozone in Antarctic Spring (1 Sept.–30 Nov.) for nine seasons (1979–1987) were examined. The ozone hole filling commenced when the zonal flow decelerated to 50–58 m.sec–1 at 30 mb. Our calculation of Rossby critical wave number with vertical shear suited for Antarctic Spring indicated that flow is preconditioned for vertical propagation of Rossby critical wave number two at this range of zonal flow. This preconditioning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abatic heating in the Antarctic Spring since no sudden minor warmings/coolings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相似文献   
883.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urvey of the export behavior of small Canadian manufacturing firms. An analysis of tables (ANOTA)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performance an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The export transactions of these firms are also examined using ANOTA and latent class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experience and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predicted by stages of development models is confirmed. In addition, two types of export transactions are identified: (1) active exports that help firms reach a market of sufficient size and (2) passive exports in response to demand from foreign customers.  相似文献   
884.
本文利用1000—500hPa厚度资料分析研究了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下半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水平结构及与下垫面加热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欧亚大陆腹地气温异常的强度和水平范围最大,该区域异常暖时,欧洲西北部和亚洲东部沿海异常冷,低纬太平洋中部、北美西岸和大西洋中部异常暖,反之亦然。20-110°W北极区海冰范围是影响这种分布形势的可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85.
控制碰撞造山带热异常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地质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剥蚀、逆冲断层剪切摩擦和放射性物质富集等因素对造山带热结构和热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以及定量分析,并对热异常与造山带内的若干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剪切生热模型的计算中考虑了逆冲断层的速度变化及其对热结构的影响,考察了断裂宽度与热结构之间的关系.计算中还考虑了两种热剪切计算模式,即:(1)瞬间推覆就位模式;(2)非瞬间推覆就位模式.从计算与讨论中得出如下认识:造山带后期的剥蚀使整个岩石层加热;剪切摩擦使壳内局部地区升温;放射性物质的富集主要使上部岩石层产生热异常.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使岩石层大幅度升温,从而形成造山带内部大范围的与其它地区不同的高温异常以及独特的地质特征.通过计算和讨论,文中认为:重熔型花岗岩和大量的构造岩是造山带内逆断层剪切作用的产物;与逆断层呈平行排列的拉张正断层是造山带在诸因素作用下升温,然后又经剥蚀,物质发生热收缩的结果.在造山带演化后期出现的这种拉张正断层代表造山带解体和向盆地转化的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886.
绿洲农田作物的显热和潜热输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利用观测资料计算了荒漠-绿洲交界处绿洲农田作物(棉花、水稻)的显热和潜热,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87.
赵瑞星 《大气科学》1994,18(4):437-441
本文利用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引入非线性项,从准动量无辐散模式出发导出了一个自治的二阶非线性系统,应用这个系统讨论了非线性项对对称不稳定以及对称型重力惯性波非线性周期解的作用。从本系统的一次近似系统可得到类似Hoskins于1974年得到的结论,同样可导出对称不稳定的位涡判据。由于本系统是一有限次的非线性系统,故应用Poincare形式级数法可证明非线性周期解的存在性,并可求得周期解的一系列近似解。  相似文献   
888.
采用钱永甫p-σ五层坐标原始方程模式,研究南海-菲律宾地区上空的低频热源对不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低频热源处于加热位相时,对流层上层澳大利亚上空西风加强,对流层低层120°E处越赤道气流增强,副高位置偏北,此时低层,东南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冷却位相时,对流层上层澳大利亚上空西风减弱,对流层低层越赤道气流减弱,副高位置偏南,此时低层西南风造成我国东部沿海的降水。  相似文献   
889.
非绝热加热对冷锋锋生过程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尚尧  吕克利  钱滔滔 《大气科学》1994,18(Z1):868-878
本文利用半地转模式研究了非绝热加热对冷锋锋生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包括大尺度凝结潜热、积云对流加热和感热都可以在加热区诱发出附加的锋生场。从而使加热区内的锋区强度得到明显加强;三种加热都能使上升速度增大,其中大尺度凝结潜热释放可在锋前出现一条宽约200km的强降水带.积云对流加热可使上升运动区范围缩小或在低层出现中尺度雨带,感热加热是产生中尺度雨带的一种可能机制。计算还表明,大尺度凝结潜热对锋生过程的影响最明显。它可以影响锋生过程中所有物理量。而积云对流加热和感热加热只对位温场和垂直速度场有明显影晌。但影响程度没有大尺度凝结潜热大。  相似文献   
890.
本文简介劣质宝石的人工处理方法,有染色法、漂白法、加热法,涂层法和辐射法等方法,而且尚附有主要宝石常用的处理方法一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