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利用1961年1月—2014年12月Hadley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NECP/NCAR逐日风场、比湿等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东部(EP)型和中部(CP)型两类El Niňo事件次年夏季长江-黄河流域降水(简记为EP型和CP型降水)低频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低频水汽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E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最显著)以及20~30 d(次显著)低频周期;CP型降水主要有10~20 d的低频显著周期。与之相关的纬、经向水汽通量最显著低频周期也为10~20 d。2)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共同的低频水汽环流系统主要有: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和渤海湾附近(日本东南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另外,影响EP(CP)型低频降水的还有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异常气旋式水汽环流对和贝加尔湖西、东两侧的异常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3)EP型降水暖湿水汽主要源自南海,冷湿水汽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冷空气来自巴尔喀什湖东北部和贝加尔湖西北侧。CP型降水暖湿水汽少量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大量来自热带西太平洋,冷空气主要来自贝加尔湖西北侧。  相似文献   
22.
In operating the quasi-geostrophic two-layer model,the quasi-resonance occurs possibly in two cases:(1)pure barotropic waves;(2) two baroclinic and one barotropic waves.For case (2),we fi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riad amplitude of quasi-resonance and approximate expression for the period of wave energy variation.Both the approximate expression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dicate that this period tends to approach the period (2πε)/(△ω) of the quasi-resonance frequency mismatch △ω itself for the baroclinic atmosphere than for the barotropic atmosphere.Physically,there is a feedback mechanism between the wave phase and amplitude,and the slowly varying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rotropic wave and the baroclinic wave causes the conversion of kinetic energy and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which gives rise to the wave-related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alternatively strengthening and weakening with the oscillation period identical to the above approximate formula.For △ω~(0.1-0.02) 0(ωj),the averaged energy period is 12-43 days and when △ω=0,it is 366 days.Therefore,the occurrence of frequency mismatch △ω is probably a new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extratropical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baroclinic atmosphere as well.  相似文献   
23.
24.
强迫耗散非线性系统的局域阻塞流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正压涡度方程约化为强迫耗散的KdV方程,求得了该方程的一个定常解.这个定常解描述了非绝热加热、耗散、非线性平流和线性频散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阻塞流型.在确定性初条件、随机性初条件和随机热源扰动的情况下,积分时间大于60天的三组试验表明:该阻塞流型闭合高压中心位置维持定常,而阻高中心强度的演变显示出清晰的准两周或一个月左右的低频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25.
关于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一个简单模式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弟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4,18(3):263-273
本文首先从观测事实分析了热带大气的低频振荡现象,然后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触发热源和CISK机制的三维线性模式,用此模式讨论了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性质、结构、传播和动力学机制。从模式的计算结果得到了周期为30d左右以大约9 m/s的速度向东传播的低频振荡现象,这种振荡为Kelvin波型的响应和向西传播的Rossby波型的响应的结合。计算还表明,这种振荡的周期与触发热源的周期关系不大,这说明了热带大气的低频振荡是大气自身的固有振荡,它是大尺度运动与对流凝结加热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文章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北京地区小麦气象产量主要特征及代表序列,并对该序列和北京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用交叉谱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在前期秋冬季中的4-6年的周期振荡(中心周期为4.5年)中有显著的相关,当前期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和气温在振荡中处于正距平时,当年的气象产量为丰年,反之为欠年;进一步对该序列与大气环流的静力和动力物理量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它们在同样的周期振荡中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尤其表现在与动力物理量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环流-降水-谷物”系统的存在,并揭示在短期气候振动(4-6年)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7.
大气中低频重力波指数与西南低涡发展及其暴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振锋 《高原气象》1994,13(1):50-56
采用低频重力波指数法,对西南低涡发展演变及其暴雨强度,落区进行了诊断分析和预测。结果指出:(1)低频重力波指数Cp,Ci对西南低涡的发展及其暴雨强度,落区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其预见期可达24小时以上;(2)低频重力波指数随时间变化与西南低涡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低频重力波指数的大小与西南低涡暴雨强度相联系;(4)西南低涡暴雨落区通常发生在Cp,Ci指数的最大负值区内和Cp等值线梯度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28.
应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1980-1986年5-9月的850hPa逐日资料,分析了亚洲夏季风系统水汽输送的平均结构和低频结构。研究指出,从季节平均结构来看,亚洲季风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低频活动结构看,亚洲夏季风系统中存在着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9.
根据1991年5-8月江淮特大暴雨资料,使用功率谱和带通滤波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991年夏季风和江淮梅雨的准周期振荡,探索季风对异常梅雨的影响。分析指出,1991年北半球夏季风活动,江淮流域湿度场和降雨量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准24天周期振荡,夏季风的周期振荡,主要表现在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不明显),它的位相比降雨量提前2-4左右,其振幅大小较好地反映了降雨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3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in tower latitudes on Meiyu/Baiu front,adiagnostic analysis for the two cases during June to July of 1985 and 1986 was examined.We foundthat (1)when the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y moves westward to 10.5-15.5′N/140°E from eastside of 10.5-15.5°N/160°E,the northward shifts of the Meiyu/Baiu rain belt occurs;(2)themain factor which results in the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shifts of Meiyu/Baiu rain belt is thoughtas the 8,18 and 30 day oscillations of the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y around West Pacific.Meanwhile,the wave train propagating from Lake Baikal via Okhotsk Sea to the tropics couldsometimes shift Baiu rain belt southward;(3)the onsets of Meiyu in China of both cases tend totake place just when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around lower latitudes moves westward through about140°E with the 8,18 and 30 day oscillation periods firstly coming to Ju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