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765篇
测绘学   764篇
大气科学   1746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31篇
自然地理   5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n understanding of temporal evolution of snow on sea ice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is essential for improvement of snow parameterization in sea ice models. One of the problems we face, however, is that long‐term climate data are routinely available for land and not for sea ice.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snow over smooth land‐fast first‐year sea ice using observational and modelled data. Changes i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indicate that depositional and drifting events control the evolution of snow distribution.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nowdrifts increased over the study period, and the orient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t the microscal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snowdrifts was a product of infilling in the valleys between drifts. Results using two shore‐based climate reporting stations (Paulatuk and Tuktoyuktuk, NWT) suggest that on‐ice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an be estimated using air temperature recorded at either station. Wind speed, direction and precipitation on ice canno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using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either station.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snow distribution over smooth land‐fast sea ice was modelled using SnowModel and four different forcing regimes. The results from these model runs indicate a lack of agreement between observed distribution and model outputs. The reasons for these results are lack of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prior to the end of January, lack of spatially adequate surface topography and discrepancies between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on land and ic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针对ArcGIS Server现有功能无法满足一些特殊业务逻辑的问题,本文对Arc GIS Server服务器扩展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ArcGIS Server面向服务的底层架构,在此架构下对三种主要GIS服务器扩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服务器对象扩展是最可行的方法。最后对该方法的模型结构和实现流程进行研究,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装备也得到迅速发展,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自动化、高效化方面的能力越来越突出,获取的数据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利用现代测绘技术装备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例,给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现代测绘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74.
作为测绘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成果网络分发服务系统的建设提升了测绘成果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了测绘成果的推广应用。本文在总结福建省测绘成果网络分发服务系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基于SOE技术解决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高了测绘成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5.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确权影像分发面向地方农委和农业局等弱GIS对象,弱GIS对象缺乏专业GIS知识和软件,在使用、管理、查询、分发影像过程中存在困难。本文基于开源组件Dotsaptial设计和开发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确权影像分发软件,满足相关对象对影像浏览、查询、统计、二次分发的需求,提高了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确权影像分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6.
福建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福建省科技厅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要充分发挥该平台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集聚产、学、研各方优势资源,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就要在交易平台中设计一套完善的评价方法,促进交易平台上交易双方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本文介绍了常规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体系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根据实际对本平台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7.
从气象观测设备运行保障角度出发,基于各观测设备自身运行状态检测信息,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气象观测元数据信息以及各级气象观测技术保障业务人员人工填报业务数据,研制了我国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同时制订了各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分类标准和显示标准,将设备运行状态分为正常、报警、故障和非观测4类状态,分别用绿色、橙色、蓝色和灰色标识.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状态综合判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气象观测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该技术贴合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实际需求,设备运行状态判定真实率达100%,结果经实践证明科学合理有效,基于该方法开展的设备运行监控保障工作提高了观测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78.
江苏盐城地区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13年12月上旬江苏盐城地区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持续重度雾-霾天气,利用盐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污染物浓度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气象要素、大气层结特征以及动力条件、污染情况等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发现:12月上旬中高层冷空气势力弱,以纬向环流为主;低层弱的水平风场为雾-霾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稳定的层结特征,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天气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因素;边界层内弱正散度及负涡度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通过后向轨迹分型和火点监测资料分析发现: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在此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最后,文中建立了能见度和PM_(2.5)浓度、相对湿度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对能见度的预报效果较好,为实际业务应用中雾-霾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
高性能计算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性能计算通过应用超级计算机与并行处理技术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是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迅猛的领域之一。气象应用始终是高性能计算的重要领域,高性能计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分辨率、高精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发展限制,在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中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数十年以来,由于数值天气模式研究和业务运行对计算资源的强烈需求,国内外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及应用迅速发展起来。气象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能力及系统的可靠性需求日益提升。高性能计算技术将与气象预报应用日益融合,相互影响促进,不断创新发展。为满足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科研工作需求,中国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升高性能计算能力,并致力于优化集约高性能计算系统布局,高效管理计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0.
该文回顾了环境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同时期在轨运行的近百台 (套) 仪器中选择了12种作为代表,结合仪器功能性能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梳理分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主流业务发展趋势,并初步探讨了创新发展方向。5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早期探索20年, 美国第1代探索性仪器,开创了气象卫星对地观测的先河;初步应用20年, 基本形成初步应用格局,欧洲、中国等开始发展自己的环境气象卫星光学成像遥感仪器;稳定应用和进步发展10多年。新一代极轨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其典型特征是光谱波段20个以上,谱段带宽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15 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200~1000 m,其改进型仪器代表了未来极轨气象卫星主流业务发展趋势。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未来主流业务发展方向的典型特点是光谱波段15个以上,谱段带宽较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 ~15 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500~2000 m,圆盘图成像速度可达到分钟级,区域扫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